爱国学古风有情国学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皇氏三坟

2017-07-10  本文已影响43人  皇氏三墳

皇氏三坟有话说:本文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无关正误对错,只是谈论,认为我说的不好,不对的,就当我是一个喝多了酒水的神经就行,我本来就是在胡言乱语嘛。如果想看更多国学思考文章,请关注专辑“胡言乱语。”好了,说正文。

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世。

我们活在世上,难免会和他人产生冲突,导致纷争。引起纷争的原因,便是人的私欲。当某人对他人态度、报酬等感到不

公,或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冤屈,而这种不公又超出其承受范围内时,就会同人发生纷争,引起争吵。

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矛盾与纷争?

我从中悟道的,便是顺从、效法大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一人若是做到——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世,自然减少了私欲,就会少与人发生纷争。

注意,这里我的理解并不是像有些人那样,一味地自我约束。“挫其锐”,挫谁的锐气?这里是学问。后边的“解纷”,“和光”,“同尘”,都是类似的,我就举“挫锐”的例子。

人是不同的,能有矛盾,便出现在互相之间。并非谁对谁错,在矛盾中,如果要解决,办法便是一方改进或退让。现在问题就变成了你退让或我退让的问题上。

我看了好多人,他们解释为控制自己,约束自己,改正自己,等等等等。但不论怎么说,都是改变自己的毛病。这点我是很奇怪的,原来错误都在我们身上啊?一旦发生矛盾,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道歉就成了,是这个意思吗?这思想分明是被阉割了嘛!你读故事书还联系上下文情节呢,道家的东西,本是逍遥洒脱,请不要以儒家的眼光,或直接套上“消极避世,清静无为”的头衔好吗?对读者,对你自己都不负责。

好了,扯回来。问题出现了,那么导致问题的一定有一个主要原因,不是自己,就是他。理应是这样理解的:在对方能听的进人话时,和他讲理;当对方听不进人话时,挫他的锐气。他受挫了,自然解决纠纷了。我们之所以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先道歉等等,实际上是礼貌问题。然而一切都要变通,孔子有一个“夏虫不可以语冰”的故事,我们自然也会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问题。

道家,讲究的是道,而不是一味地忍让,退缩,该软该硬,自己把握,误读的人,首先应该把自己心中的所有成见放下。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我这里,放下成见,立刻有得道的机会。我有国学语音课程,1999,时长一年,每晚一小时分享我的国学感悟,任意提问。可以加我的微信:nietianya,免费送珍藏版国学典籍和国学智慧培训视频讲座10部。

其实《道德经》对我而言就像是工具书,用来应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疑难杂症(~ ̄(OO) ̄)ブ,有句话,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这是南怀瑾老先生说的。还有人说,儒像粮食,不吃不行,道像医院,病了就一定要去,佛像超市,没有都可以,只是有了活得更好。我对道略有研究,儒和佛则不敢妄言,感兴趣的可以前来学习。

道讲的不争,但不争,“不争”是“争”“不争”,这里有深层含义,就不挖掘了。然而,生活中,我们还是严于利己,宽以待人,这是修身养性的道理。如果有机会吃亏,难道不是好事吗?人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会犯错,而一旦知道自己的错误,可以改正,那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挫锐,”挫锋芒毕露的锐,然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自可葆道而无碍。

皇氏三坟,布道天下,虽千夫指,义不容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