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超级符号原理”唱反调:华为、炭仌、陈寅恪

2021-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007_10260_加强

《跟华杉学品牌营销》第一课,品牌的原理觉醒:文化母体,品牌寄生,超级符号

上来第一课华杉就抛出了一个大炸弹,理论的能量密度极高。

超级符号原理是“华与华方法”的原子核,不然华与华也不会把“超级品牌就是超级创意”当作广告语了。

大炸弹够大,消化起来不容易。涉及三个核心概念:

1、文化母体:就是整个养育我们的文化,我们生活中循环往复、不断重复的那一部分。这个概念在后面仍然会出现。

2、品牌寄生:让品牌成为母体的一部分。创造一个超级符号,通过这个符号把我的品牌寄生在文化母体上面。可口可乐与圣诞老人的案例。

3、超级符号:就是那些人人都认识,人人都熟悉,人人都喜爱,并且人人都按它的指令来行事的符号。

但是,什么不是超级符号呢?举三个反面例子。

比如:华为,据说任老板刚开始并不喜欢,一直想改,因为“华为”的发音是闭口音,不响亮,但现在却成了人人都熟悉、人人都喜欢的品牌。

比如:炭仌,农夫山泉2019年推出的一款碳酸风味咖啡,“仌”(bing 音同“冰”)这个字,不查一下我真不知道读啥。如果连读啥都不清楚如何能做到口口相传?农夫山泉,一个被称为“被卖水耽误的广告公司”难到没有想清楚这一点么?钟老板是善于制造事件营销的人,这难道又是另一个事件?或者对于创新力极强的长期主义者来说,标新立异地创造一个新品牌也无妨?还是说有农夫山泉这个超级品牌撑腰,我可以肆无忌惮玩一把?

比如:一个人的名字。经常是父母起的,然后我们从了,是用超级符号起一个名字叫张三,还是用一个生僻字起名叫陈寅恪(ke)?或许名字多多少少需要些寓意、需要些标新立异,至少父母自认为起了一个标新立异的名字。2020年男孩使用最多的名字叫奕辰(14620个),女孩最多的是一诺(24820个),似乎都比张三多。

是借助人人都熟悉的超级符号塑造品牌,还是标新立异从零开始自成品牌?无疑,后者的阻力更大,而且某个领域竞争越激烈,供消费者比较的产品越多,阻力越大。因为消费者先有认知才有购买,而消费者的认知又是有限的。他不知道你怎么买你?不熟悉你怎么信你?不喜欢你怎么顶你?

文化母体和超级符号之于品牌,就好像航空母舰上的弹射系统,飞船升空的助推系统,送品牌一程。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同样,品牌也“假”一下文化母体,更快被消费者认识、熟悉、喜欢并产生购买行动。快速破冰,才能有重复购买。所以寄生在“文化母体”身上的“超级符号”还是有用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