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诀窍
有些事看着简单,要做成,靠的就是关键的那几步。
就比如说,蒸馒头。长到几十岁,我对蒸馒头是发怵的,想吃馒头时,都是从超市买现成的。
单位食堂里的馒头是手工做的,每次吃时,都觉得口感不一样,柔韧Q弹,有麦香味,可惜不对员工卖。要是卖的话,食堂的师傅该累残了,实在供应不起。
有时间了,开始自己尝试做馒头,才发现关键的一步就是面要揉到位,排出空气,留出醒面的时间。
头条上的朋友也经常晒,自己所有步骤都按要求来的,蒸出来的东西却像受气包一样,多半是缺了醒面这个环节。你看,这里面的诀窍就这么简单,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吃水煮蛋多了,就会想换换花样,蒸鸡蛋羹或打荷包蛋。
想起吃蒸鸡蛋的年头很长,在缺吃少穿的年代,那相当于是一道荤菜、硬菜。
印象里放学回家吃午饭时,拿开锅盖,白米饭里坐着一只大瓷碗,奶奶蒸了一碗鸡蛋羹。
金黄滑嫩的表面点缀着绿色的葱花,挖两勺拌在米饭里,那顿饭吃着就格外香甜可口,后来鸡蛋碗都被几个孩子抢着抹了。
现在家家“吃鸡蛋自由”早就实现了,却不会蒸鸡蛋羹了。放热水,把鸡蛋直接冲熟了,蒸不成型;放冷水,蒸了半天,等出锅时一样,鸡蛋液还和水一样。
从网上一搜,如醍醐灌顶,用65度温水即可。视频里,人家做得更精细,为避免蒸出蜂窝麻面,还要过滤出气泡,用保鲜膜覆盖,再用牙签扎出气孔,蒸出来的鸡蛋如果冻一样嫩滑光洁。
我把后面的程序省了,蒸出蜂窝麻面,才能更找到小时候的味道。其中葱花是鸡蛋羹的灵魂,万万少不了。
做荷包蛋也是有诀窍的。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个妈妈教她傻乎乎的孩子打荷包蛋,教了一句口诀:滚水打蛋。
那个孩子看到流水的缺口水花漾起,毫不犹豫把手中刚拣的鸡蛋磕进去了。
除了好笑,我也牢牢记住了“滚水打蛋”这4个字。等真正去做时,结果就是,蛋是熟了,满锅也漂了一层蛋白,蛋黄有可能都裸露出来。
再看看相关的视频,关键点就是,也需要温水打蛋,才能做出圆溜溜、白嫩嫩的荷包蛋。呵呵,重要的一步就在这里,不知道,累死也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