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教养手记亲子教育教育

尊重孩子的秘密,构建互信的亲子关系

2018-01-30  本文已影响13人  newjulie

1

儿子悄悄地抓起一颗糖迅速塞到嘴巴里,以为我没看见。想必他不愿我知道,于是我就假装没看见。

看来小子开始有不愿我知道的事情了。我不惊讶,也不伤感。

孩子终究会长大。正如龙应台所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2

随着孩子年岁渐长,自我独立意识萌发,他们渐渐有了一些不愿与人分享的秘密。

从心理学上说,孩子有了秘密并非坏事,而是成长的表现,表明孩子内心世界的不断丰富。

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中说:“秘密是童年的标志,没有秘密就没有童年时代”。

家长对孩子的秘密持何种态度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对现代父母而言,营造一种和谐的、互信的亲子关系应是每一位家长都认同的育儿观点,那么,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的秘密呢?

尊重孩子的秘密

不管父母是否愿意,孩子一旦脱离母体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完全依赖父母到慢慢独立。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必须承认孩子是一个有自尊、有独立思想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占有物”。孩子有秘密是成长的表现,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秘密,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获得自我价值感和尊严感。

分享并保守孩子的秘密

孩子是否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秘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是否信任父母。当孩子选择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秘密时,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并帮孩子保守秘密,这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和谐、互信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日后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也具有奠基作用。

为孩子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

有时无论父母怎么做,孩子总有一些不愿或暂时不愿与父母分享的秘密,这时,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选择,为孩子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去保守秘密,如一个抽屉、上锁的日记本等,不随意侵入孩子的空间。

必要的监督不可少

尊重孩子并不是说完全不管孩子,毕竟孩子还小,父母必须履行必要的教育职责。从秘密性质来看,有“好秘密”、“坏秘密”以及“中性秘密”之分。对于性质是好的或中性的秘密,父母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但对于坏秘密,如孩子做了错事或坏事向父母隐瞒,这时父母要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或与孩子的朋友、教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并给予及时的教育,以防微杜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