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癖印象笔记 Evernote如何记笔记

印象笔记 || 我的移动图书馆(入门篇)

2018-07-29  本文已影响101人  小生大琳

在信息越来越繁杂的时代里,学会将信息归纳整理,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是一项基本功。而选择一个好的工具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无疑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相信有不少的大神写过关于印象笔记的使用方法,也有不少人使用印象笔记作为自己的“图书馆”收集整理资料,恰好我也在整理笔记,顺带写一篇印象笔记的使用技巧,就当复习整理好了。

1、印象笔记是什么?

印象笔记是一个云端笔记本,它可以像百度云那样保存文件、文档,也可以直接拍照(扫描)、提醒(日程管理)、手写。感觉是百度云、滴答清单、讯飞、全能扫描王这几个软件的部分功能的合体。

如果你对以上的软件依赖不强,单纯的只是想要保存文件文档、找一个储存的软件的话,印象笔记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2、印象笔记可以用来做什么?

印象笔记可以储存一切你想要存储的信息,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图片的,又或者是视频和音频。

它可以做什么取决于你的信息类型是什么和来源有什么。如图所示:

软件支持:Xmind

(1)信息的类型

纸质文件可以用软件本身自带的拍照功能,可以把纸质文件扫描起来。但个人使用之后觉得印象笔记的扫描效果不如扫描全能王的清晰,对像素或者清晰度要求不高的朋友可以只选择印象笔记,毕竟扫描全能王扫描出来的内容还得分享到印象笔记才能算保存成功,多了一步可能有些麻烦。

印象笔记可以直接输入图片和文字:

直接编辑图片 直接输入文字,但不能调行距

它相对于其它云端储存的软件来说,可以直接编辑,不需要另外再打开一个文档或者别的软件进行查看,省事一些。不过印象笔记的文字编辑功能并不大友好,字体的颜色、大小都可以调整,唯独行间距无法调整。如果想要看得舒服一些的编辑环境的话可以先使用word进行编辑再复制到印象笔记。虽然印象笔记不能调整行间距,但它可以保存别的软件上的格式。

保存文档。像这些不能直接查看的PPT、PDF、CAD、PS文件都可以直接拖到印象笔记,省的再用其他云端。

可在印象笔记网页版下载源文件

印象笔记有自己的录音功能,可以直接使用。而视频文件,我的建议是,单纯娱乐性、休闲型的电影还是不要放在印象笔记了,专心留在百度云吧。印象笔记可没有自带播放器的,如果在别的电脑或手机上打开还是需要下载一次,麻烦。

(2)信息的来源

要想清楚印象笔记需要保存的信息来自哪些地方,一般来说,我们接收信息最多的来源是微信和微博。这两个地方要是认真找找的话还是有很多实用的干货,这时候只要把这些内容发送到印象笔记即可。不断地收藏和转发虽然是把这些内容“归为己有”了,但当你需要使用的时候还要打开不同的APP,麻烦不说,你能确定你打开微信微博之后还能记得自己到底是想干嘛的吗?

微信微博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少了“我的”转发保存都不会成功的),微信可以直接选择发送到印象笔记,微博在转发时@我的印象笔记即可。

但是像知乎、简书、好奇心日报这些APP现在还不能直接分享保存到印象笔记(部分内容无法显示),只能通过网页打开之后使用插件“印象笔记·剪藏”来实现整篇内容的保存。

剪藏会默认选择网页里重要的内容

在印象笔记的官网可以看到哪些应用能够直接分享到印象笔记:

部分应用

但也有没列出来的:Xmind、扫描全能王、OneNote、下厨房等等,官网的只是参考,大家可以自己多多探索一下。

3、印象笔记使用技巧

前面都是讲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接下来才是印象笔记真正的使用方法:分类和标记。

命名要有逻辑

(1)排序

分类的标准个人有各异,但有一点我是强烈建议的就是排序。

首先,我建议用字母先给笔记本组按照类型来分,然后再用数字按重要度来分。笔记本里面也可以选择用“字母+数字”的方法进行分类,但我个人觉得笔记本里的内容已经是同类了,就不需要再细分太清,只需要按照重要性分类即可。

如我的:【A】表示常用的,包含大部分原创的内容;【B】表示和学习有关的,也是常看的,需要加工的;【C】一般是素材集合,有需要的时候才会翻出来,不需要怎么加工。

然后里面再按照使用频率给它划分(01)、(02)、(03)等等,等我不需要或者最近一段时间不会用的笔记本,我只需要把它的序号变一下,即可让它排到最后一位。如原来(01)可以变成(90),原来的(A)变成(Z)即可。

(2)标记

印象笔记只能分为“笔记本组”和“笔记本”,在笔记本里就是每一条具体的笔记。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印象笔记只能分两个层次,分得不够细致,不方便。但是当你的笔记数量多了起来的时候你会感谢它幸亏只有两层。如果你想让它分类得更加细致的话,必不可少的就是标签,它能实现不同笔记本(组)内的不同笔记联合。

举个例子:

题目太长,很容就忘了

这条笔记在我的印象里分在了“【C】素材本-(17)感动”,而我对它增添了“00后”、“父母”、“感动”、“开怀一笑”几个标签,那到时候想不起这篇文章的名字的时候,我只需要记得我曾经给它打的标签即可:

标签让记忆减负

又或者,我想写一篇和“00后”有关的内容时,我只需要在标签里直接打开“00后”,那么我曾经收集过的和“00后”有关的内容就会一起呈现出来。

当然,这些笔记里面还有不同维度

利用好标签的功能,可以让你省下很多搜索的功夫。

4、最后

一些需要大量收集整理的资料的朋友完全可以把印象笔记作为自己的图书馆,喜欢记录生活的朋友也可以用它来分类记录一些个人的日记和其它内容,另外印象笔记还有提醒的功能可以作为日程管理的APP来使用,因为篇幅有限,我就不细细展开了。

工具在手中,就看各位怎么利用好它了。因为印象笔记的内容有点多,所以印象笔记详细的使用方法我打算放在下一篇说,希望各位持续关注。

谢谢

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