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5《纸言.片羽》

2019-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任艾军
0935《纸言.片羽》

第一次尝试网络拼车去北京。

清晨起床,小区里的包子铺,小两口手忙脚乱中还不忘拌嘴斗气。炸油条的案子旁搁着一个蓝牙音箱,张信哲的《过火》,和着拌嘴笑骂声,腰身粗壮的老板娘当年也是文艺青年一枚。

拼车集合地点在清丰县城,本玉君开车送我,看看时间尚早,便一同瞻仰孝子张清丰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享受到人口红利的民族,大规模的组织协作构建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使中国古人获得了空前强大的改造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力量。但问题随之而来,奴隶社会以部落和氏族为单元的组织结构被打破,即将进入的封建社会碎片化为以家庭为单元,人的个体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觉醒,整个社会急迫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百家争鸣的表象,是士人阶级,知识分子为了迎合诸侯国君的政治诉求,应运而生的关于治国方略的一次自由辩论赛,但其实质,是在探索一条新形势下对于组织管理的有效路径。儒家的贡献,在于提出并强化了以“孝道”为核心的思想理论体系。

自由意志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对于个体而言,追求自由意志的表达是与生命权,生存权一样重要的存在,但对于集体而言,个体意志的无序甚至是无度表达,结果是增加组织内耗,削弱了人口大规模协作带来的红利。

孔子在官学之外创办私学,是为了追求主流之外的言论表达权,私学能够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说明春秋时期是鼓励个体意志自由的。但同时孔子强调“孝悌”思想,致力于利用这种思想构建一个自下而上的家庭伦理服从体系,并将体系扩延到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高度层面,说明孔子清楚地认识到一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意识自由,对于组织而言,更需要的是秩序而非自由。后世认为孔子的思想都是为了统治阶级愚化百姓,真是误解的孔子,他只是基于组织管理与规模化协作的角度,在个体自由与集体利益之间寻求一个“中间值”,这就是后来的《中庸》思想。

清丰,可能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个以孝子来命名的地理名称,可惜的是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没有将这种文化资源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开发利用。清丰祠孤零零地立于十字路口,身侧皆车水马龙,脚下无立锥之处,百姓要来瞻仰祭拜连个祭坛也没有。

北方三月的初春,乍暖还寒,与本玉君逐字逐句吟诵着碑文,被风吹得彻骨寒凉。

在当下西风东渐,崇尚个体自由的时代,重提个体服从集体的思想,似乎有些打历史的倒车,有些不合时宜。但组织管理的规律就是如此,违背规律的结果才是倒退。如今现代企业管理中反复强调的“执行力”,曾经红极一时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就是强调个体服从的当代表达版本,其核心还是老一套,只不过说的好听些。人性都是顺毛驴,都爱听好话,于是把坏话如何说的顺耳好听,成为管理学家们最擅长玩弄的文字游戏。

我是个“秩序论”的信奉与鼓吹者,要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组织协作,当下中国思想界更应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回望祖宗智慧。摒弃个体的无序自由论,将自身融于大组织中,在推动大组织进步的同时,个体终将无穷获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