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的公公
今年清明节,家里亲人们如约相聚在一起,祭祖忆故思亲祈平安。
公公已故18年了,每年的清明节祭祖行程,最后一站便是他老人家的墓地。子孙们虔诚、隆重地祭拜,追忆他的往昔、告慰他在天之灵,庇佑子孙后代。
公公在家族中是一个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人。我跟先生逢年过节回老家,与族亲叔伯、公公生前好友等聊天时,便经常听到关于他的事迹。
公公年幼时父亲参加革命光荣牺牲,由母亲独自扶养成人。也许公公年幼丧父,孤儿寡母生活不易,骨子里遗传了先烈的智慧与正气,所以公公的性格正直刚烈、勤劳智慧、多才多艺。
公公生前一直服务交通运输事业,在几个乡镇担任过车站站长,工作兢兢业业,业余还出演过“梁山伯与祝英台”乡剧角色。公公退休回乡后又会多门手艺,他闲不住发挥余热,不光家里挖了村里第一口饮水井,修砌了省气灶,用上了一些小智能电器,还经常帮左邻右舍做这些。
公公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很重视对儿女的学习教育,几个儿女他都随身带到工作的乡镇读书。经常听先生说起儿时被公公逼着准时起床读书的情景,以及当年配录音机、随声听等高档学习用品的自豪感。
公公与婆婆结姻生养儿女七个,婆婆言谈中的公公总是霸气强势、大家之主的形象,婆婆是一个地道的夫唱妇随,以夫为尊的农村妇女。
每次婆婆忆起公公的生活场景,都是一脸安详平静,甚至公公日常的无哩发火、后期病榻时喜怒无常。我想这也是公公婆婆性格互补、相互包容,夫妻同心、相伴一生的婚姻相处方式吧。
先生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我第一次与公公见面是先生带着父辈来提亲,那时的公公患过高血压并发症,但行为意识还算比较正常。
公公年轻时应该长得高大英俊,我见到他时已经六十有余,高高的颧骨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挺直的鼻梁显得特别刚毅,说话声音浑厚略带沙哑,给后辈一种带有力量的慈祥。先生除了身高,相貌与神情像极了公公。
公公对我这媳妇很关心也很认可,遗憾后来几次病发,他行动无法自理、神志也越来越糊涂,我们回家的次数有限,所以我与公公的交流也不多,甚至后来我们回家也认不清是谁。因公婆年岁高,且公公身体越来越不好,我与先生婚礼在厦门由我们自己操办,公公也未能以长辈的身份参加婚礼。
结婚后我们生了女儿有了小家,每次回老家返厦出门时,公公就像个孩子一样哭闹着要跟着我们去厦门。那时我们经济生活条件差,夫妻俩都要上班,由我母亲帮忙照顾年幼的女儿,无法带病重的公公到厦门一起生活照顾,离别的场面每次想来都心酸。
记得那年一天傍晚接到公公病故的噩耗,先生悲痛万分,即刻启程赶回老家。那时厦门回老家交通车行不便,先生搭货车、拖拉机等一路辗转第二天才回到家,也无法带上我和年幼的女儿一起回家奔丧。所以很遗憾我们都未能与公公见上最后一面,先生与父亲生死之别未能说上一句临别终言。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夜里经常会听到先生梦语中呢喃着父亲的称呼。家人们经常遗憾地说,要是公公能住上现在我们家的新房、坐上儿孙们的轿车,那该会多高兴啊。
如今,祖先和公公的福荫庇佑,八十多岁的婆婆身体康健、儿孙满堂。也祈福公公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