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时间改正了
没时间改正了,尽力而为吧。
到新学校三年,发现一个现象:我的教学成绩怎么总是层次分明,高分好几个,低分好几个,优秀人数在全校各班级前头,不及格人数在全级各班排名也靠前,及格一个占0.4,优秀一个占0.2,虽然优秀起两次作用,可不及格人数多了,一平衡,总分还不靠前。
总评前三的那个班呢?人家优秀人数不算多,不及格人数很少,平均分也高,我就纠结,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能和人家持平呢?
仔细一合计,可能有一下几个原因:
属于老师的问题:
1、上课随意性大了,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节奏快,问题不具体,回答方法不具实际指导意义,使某些同学跟不上接不住,一些学生仍然模棱两可。
2、重点问题答法强调不够,再者处理问题简单了,只强调背背背,没强调写写写及如何写。
3、对某些学习三心二意者或投机取巧者,督促不够,使他们中能及格的不及格,不及格的分数更少。
学生的问题有什么?除了要少做些作业,少听些嚷嚷,多点儿自由,分数多少、定定目标、挑战自己,学会自律,那都是一年后的事儿。
所以,还是要强调老师的责任。
还有二十多天时间,再纠结也不关紧了,迎头赶上,尽量提高平均分,缩小不及格人数,那该怎么办呀?
首先,备课要精准。知识点要明确,答案要具体,教给他们同类型题的答题方法,一定写下来,补补改改。不能笼统的死记硬背,更要教他们答题思路,学会在答案中呈现思维过程。
其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要区别对待,根据其掌握程度有不同要求,但一定要把好关。那个老师让学生背课文,有一个难哭了,也不行,一定得背下来,她一语道破我们成绩差的毛病:“你们对学生太温柔了”。是的,太温柔了,不会的同学懒洋洋的,连着几堂啥都不会,拉了全班的进度,人家看同学写字差,撕了重写,我一次都没有,对他们太好了,看来不让他们作难不行。
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针对性的提高。
最关键的是,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放低身价,服务学生。临近期末,天热,各层次学生心情浮躁,沉不下心,一定要抓住课堂纪律,继续奖分扣分机制,采取行动鼓励表现好的,表扬不止是口头的,再来点实际,今天问问同学再说吧。
最后三星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