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知道什么能够拯救颓废的自己

2023-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花婆婆

人的情绪会有起伏变化,不可能始终保持一个状态。

无论情绪因何而起,无论何种情绪袭来,感受到它,接纳它,并且做让自己感到舒服的事。

比如听音乐。当我感到特别疲惫的时候,尤其整一天紧张的工作结束,累的不想说话,听音乐让我心情放松许多。回家的路上,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停闪耀的红绿灯,时不时踩住刹车等候,因为有音乐,归途时间被交通高峰期拉长,也没太大影响心情。

听着喜欢的歌曲,喜欢的音乐,整个人靠在椅背里让思绪随着音乐飘离现实世界,或者回忆,或者遐想,很舒服。

有时候,车子开到小区内,不想马上离开音乐的环境,静静窝在驾驶位里,继续播放音乐,大大的音量将我整个儿环抱。坐了好一会儿,痛快了,再心满意足地下车。

人生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与人互动会有出人意料的认知对碰。惊诧之后,郁闷不解萦绕心间。

为何会有这样的价值观,为何会有这样的为人处世,为何事情会这样的发展,为何我是这样的反应模式?想不通的时候,读书是最好的释怀方式,是最直接能够提升自我认知的途径。

自我探索,从思考到阅读,再回到思考。喜欢上读书,就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未知的领域,模糊的视角,需要去认识,需要去确定。

读书长见识,原来纠缠过我的,也纠缠过许多智者,原来懵懂的,渐渐清晰。人生各种可能的经历,书上都有,人生各种痛的领悟,书上都有,人生强大的前行力量,智慧的生命启示,也都蕴藏在书中。

读书,拓宽了视野,打开了胸襟,让我慢慢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到底是什么事,让我知道了"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坦然面对新的经历。

于是,读书的渴望更甚。

读书能够治愚,但最近的我发现,读书未必能够拯救任何一个时期莫名愚蠢的自己。这份认识因为这一次的痛,第一次出现在生命历程中。

以往不痛快了,读书就让我开怀。可是这回,打开书本,就开始厌恶;以往激励我心的种种语句,竟然对处在认知猛烈对撞的自己毫无用处,激不起一丝波澜,一点儿动力。愚蠢至极了。

如何是好?我开始慌张。

我不愿继续从前积极正向的生活方式,无力感、无趣感拽着我,从未有过,只是听朋友谈及过在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颓废模样。

早睡早起,没有了;清晨两日记,没有了;高能要事,没有了;读书写作,没有了;听课,没有了。

那个快乐前行、乐观向上的我似乎彻底消失,我找不到拯救自己的方式。

音乐,不想听。书,读不进。摘录的话语,不再刺激到我。不想做任何正向有益的事情,整个人瘫在那里,没有开心,没有平和,就像一堆烂泥。

唯一拉扯我精神的是,“我是一位母亲,总得有点儿样子”,为了女儿我不得不佯装捧起书,原本计划阅读的书一大摞,但是什么书都读不进,那就看小说吧。

在冬日暖阳下,在女儿的视野下,我读了一些文学作品,一个正向的模样。只有自己知道我有多分神,断断续续读了几部小说。我的精神世界没有变化,莫名的、强烈的无意义感。

我必须做点什么,让自己恢复起来。

唯一没有完全丢下的就是运动。

再提不起劲,我还是主动去跑步。次数当然没有以前多,但这是我唯一还会主动去做的事情。

奔跑起来,悲伤就留在了起点。卸下它,并没有马上拥有轻松积极向上的感觉,只是,我还能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会儿。

就这样,不为健身,不为瘦身,就是觉得这个事情不能断。间断性的跑步,让我不至于在人前很颓废。放弃那么多正向的习惯,这本身又非常困扰我。我在拿对错评判自己。

“放自己一马”,直到这个声音响起,我不再批判自己。

随着运动频次加多,逐步开始了自我要求。这是恢复的迹象啊!

我在网上寻找喜欢的瘦身操,购买新的运动器材。学着新运动偶像的样子,拿手机架在桌上开始自拍视频。拿出纸张开始记录每天的运动情况,在微信上对指定朋友开始运动打卡,我对瘦身、对形象变化又有了兴致。

我在简书上重新挑战日更;我开始捧起书,较为静心地阅读;我重启早睡早起、高能要事模式。我又把注意力放在了自我建设上。我的能量真正恢复了。

连续十天的运动,我把形体对比截图发给朋友,我开始期待90天后的大变化,我的喜悦回来了。

遭遇莫名情绪糟糕的状态下,幸好我坚持了运动。是运动,是身体剧烈的动作,拯救了如此颓废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