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忆24小时后将被格式化,你该如何自处
“每当我试着引出回忆,它们便抖动漂浮着消失了,像一片风中的羽毛,每一次够它,它便改变了方向”。
——《别相信任何人》
曾经我们也许渴望忘记某段让人锥心刺骨的记忆,因为那些难过的日子,伴随着感觉让我们痛苦不已。可在看了《别相信任何人》后,对于记忆,我却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
女主克丽丝曾经在酒店受过意外袭击而脑部重创,偷袭者一直没办法追查到。
每天醒来后,她的大脑俨然已经格式化的硬盘,以往的记忆都会消失, 老公本需要每日重复告诉她:她是谁,她和他的名字,她的经历。
克丽丝总认为自己20岁的灵魂装错了身体,在厕所面对镜子经历同样的挣扎与质疑,开始一天痛苦的生活。
偶有机会,精神心理医生纳什,通过层层关系,联系到克丽丝,并告诉克丽丝愿意为她免费提供最新的医学治疗。在医者的指引下,女主每天记录日志,次日再阅读之前的日志来复盘,以期能够帮助她恢复大脑的记记忆功能。
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在日记的首页,她写着:永远别相信本。
通过日志,女主逐渐捡回来了自己的记忆碎片:她曾经有一个孩子亚当,可不幸在阿富汗战争中去世;她曾经写过一步小说《致早起的鸟儿们》,并且出版;她曾有一段在精神病院长达7年的的患病经历,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也曾有一个无话不谈的大学好友克莱尔,却在毕业后不曾与自己联系。
生活像复印机一样一日一日重复,本每天总在机械地告诉妻子她该有的记忆。而她,对这个自称为自己丈夫的人,心里总带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抗拒。
有一次,通过医生的牵线,克丽丝找到多年未联系的朋友克莱尔的电话。为了了解更多关于自己更多的过往,她主动约了克莱尔见面。
在交谈中,克莱尔向她了她的生病经历,她的孩子以及丈夫,也确认了一个让她的事实:她曾经出轨。而本即使在她失忆后,在被她本背叛后,仍然守护着她。
在离别的时候,克莱尔还交给了本在她精神分裂时,迫不得已离开她的一封告白信。信中本深刻表达了自己对于妻子的爱,为了照顾孩子,加上她当时的状态极不稳定,只能让女主寄住在精神病院由人看护。
对于丈夫的不离不弃,她为自己曾经怀疑丈夫感到内疚不已,因而在日记写上一定要认真重新爱惜自己的丈夫。
可正当我们以为女主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成见,开始踏上幸福生活。
沉静在湖底的秘密翻涌,记忆再被唤起。
在一次跟闺蜜的电话交谈中,克莱尔告诉女主:她的孩子亚当并没有在战争中死去,现在还健康活着。
这个说法,跟丈夫本的描述大相径庭。朋友觉得蹊跷,让克丽丝描述自己丈夫的外貌。现在陪伴在女主身边的“本”,脸上光滑,而当初女主认识的本,在一次滑雪,因为意外不小心在右脸颊留下一道伤疤。
女主惴惴不安,恐惧再度袭来。
可次日,所有的记忆再度消失。浏览之前的日记,她看到的仅仅是自己对于丈夫的爱的忠诚宣言,于是心中又放下了防备。
查看厨房黑板备忘录上,写着:整理行李。
记得早上醒来的时候,丈夫告诉自己晚上会接她外出度假,便又愉快地收拾行李,打扮自己,花上精致的妆容,等待丈夫回家接自己外出。
当他们到达度假的酒店后,克丽丝脑海中闪现着不断让你畏惧的画面,克丽丝终于记忆来了,原来身边所谓的丈夫,是她曾经的出轨对象迈克。
当初他们出轨的时候,便是在这所丽晶酒店。也是在这里,她决定结束跟迈克的婚外情,因迈克接受不了克丽丝的抛弃,对她施暴后逃逸。
那些萦绕在她午夜梦里的酒店袭击鬼魅,原来就是一直在她身边的这个最亲密的人……
最后,小说还是用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尾来释放读者压抑多时的内心焦虑:在医院醒来的克丽丝,最后终于记得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亚当。
虽然《别相信任何人》悬疑小说,情节设定不免有些落俗。可作者沃森作为一名男性,却能以女主第一视角的细腻笔法,利用日志的时间线索,描述了她在20天左右的心态,变化,所见所想,逐渐递进,不觉间读者早已被他带入阴郁惶恐的失忆者心理世界。
对于记忆,难免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有些记忆,甜蜜可回味;
有些记忆,苦难已离去。
感谢让我保留对你的记忆,
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醒来之时,可以自在地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