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育儿婚姻育儿教育

不信一切噱头,炮轰苏氏

2018-03-25  本文已影响50人  车成子

想剪羊毛,先把羊养肥。要炮轰苏氏,也要先夸夸他。

今天在简书浏览文章标题时,突然有一篇关于记忆的文章的标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打开文章阅读,竟发现文章中讲的“苏氏记忆论”,与我自己摸索出来的记忆论暗合了,所以我就忍不住点了个赞来夸夸这个苏氏。

文章中介绍的苏氏记忆论有两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是“长期记忆”,展开后主要就是长期记忆的作用及长期记忆与死记硬背的区别。

(这方面与我的记忆论暗合了,其实苏氏的内容不仅不全面还太过于简单,长期记忆是记忆分类的其中一种,记忆分为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是记忆论中的重中之重,而该文提到的苏氏记忆论内容没有。)

第二个内容是“随意识记与不随意识记”,展开后就是随意识记与不随意识记哪个更好,及随意识记与死记硬背的区别,及“随意识记与不随意识记”与“二套大纲”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除了“二套大纲”也与我的记忆论观点暗合了。这第二个内容是属于“记忆应用分类”,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很好理解,又是记忆论里最不关键的内容,但如果无知到用错了,那就是最坏的事情。只有蠢人才会用错。但还有一种自以为很聪明的人也会用错,没想到苏氏就是那个很聪明的人,把如此简单的记忆应用分类法及长期记忆的作用,用在了应试上,用在了“二套大纲”上。其实他的所谓二套大纲也是聪明人的愚蠢之作,大凡与应试挂钩的东西几乎都会抹杀孩子的天性及创造力的。“二套大纲”也没有什么玄妙,一点新意都没有,几乎任何人都会想到的。第一套大纲就是指现行教材大纲,第二套大纲也就是与第一套大纲配套的辅导材料大纲。而遗憾之处,苏氏以第一套大纲为基础了,落俗于应试。二套大纲可以尝试出新意,变第二套大纲为主,用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或用于学生自主突破应试模式,这样倒是很好,中国有且早已经有案例取得很好效果,比如中南大学的刘路在中学时代就如此)

但细读了文章的全部内容后,又感觉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的地方,也就是苏氏的记忆论竟然是用在应试上的。感到非常不舒服,用错了地方。用的方法也有点不对劲,这让我着实感到非常不舒服,好好的一锅饭菜扔到垃圾桶里的感觉。好好一堆原材料却没有做出一锅好饭菜。

PS:苏氏,苏霍姆林斯基,一位从事教育几十年的已故教育专家,写了很多教育类的专著,在中国教育界“大名鼎鼎”。不知道苏氏或没有看过苏氏书会被“哈哈”。无巧不成书,这个苏氏就是前苏联人。这让我不由的想到那些当年对毛泽东打仗“哈哈”的教条主义留苏派,其实毛泽东打了那么多胜仗甚至孙子兵法当时也没读过,正如他后来说的:打仗怎么能照着书打呢?教条主义真是好笑。对那样的“哈哈”真的“哈哈”了。不信一切噱头,实事求是,教育也如此,孩子就是最好的教材还有老师要用心,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