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我想这么看 |《极简主义》读书笔记
不知道为什么,人生的每个阶段好像都会有些这样那样没有道理的“执念”,比如以前总觉得看工具书是一件很功利的事情,对看工具书很是抗拒。只是当我很久之后做出第一次尝试之后,却也是很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踏出这一步,一本书中不一定所有的内容都说得对,但只要我们一直去看,总能发现有些语句能击中自己的状况,再幸运点,一些书可以让我们有醍醐灌顶,酣畅淋漓之感,这时候就真的是一点也不想把书放下了。
最近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把这两年很火的工具书《极简主义》看完了,一来书本其实内容不多,容易理解,二来其实整本书读下来,给我感觉有点像大学时候学的《管理学》,用非常严谨的细项去分解任务,做甘特图,做风险评估,试图穷尽每一种可能,给予不同的权重之后计算。
我不知道大公司大项目的操作是不是全部都这样,但就日常的工作状态来说,在很多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直接快速灵活地去处理眼前的事情,会比这样先“想清楚”了再去做要有效地多,而且事情不断在变化,根据最新情况灵活处理的需求更多。
在这一点上,莫名就联想到了另外一本工具书《精进》,《精进》从两年前就陆陆续续在看了,可惜还没看完,非常佩服采铜,而且很多时候书里解说的现象和解决方式,就像是及时雨,能马上跟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匹配起来。比如他用对任务处理的悬置模式,来替代串联或并联模式、用“收益半衰期”的理论来让我们判断一件事的做与不做以及优先层级等。
·串联或并联模式的意思是:我们先做完A事情,再做B事情,或同时做A和B两件事情;悬置模式则是比如先做1/3的A,再做1/2的B,再回去做A的模式。
·“收益半衰期”指的则是:高收益值、长半衰期(随着时间的延后影响更长)事件比如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与“大牛”的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则比如玩一整天的手机游戏等。
这让我不禁对比了一下两本书的背景情况,《极简》在15年出版,作者弗格斯-奥康奈尔是项目管理领域的学术权威,书本里的推荐者都是一些大人物们,比如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可口可乐公司的董事等。而《精进》16年出版,采铜更多则是从知乎“起家”,通过一个个读者的点赞和关注积累的名气,被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
这样来看,也不难理解各书中内容的不同偏重了。不过话虽这么说,我还是从《极简》上收获到了不少“切中要害”又“脚踏实地”的指导建议。其实我觉得看书就是这样的,不同人看同一本书都有着不同的收获,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倒影在书里的自己。《极简》里有些内容我感触不深其实也只是因为有些工作方法已经融入了日常里了,而印象深刻,自己也反复研读的地方,则是针对自己所缺乏的,需要改进的部分而已。
比如《极简主义》的核心要义,把事情简单化。“真相不可能复杂”,面对事情时,需要努力找到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在平时的沟通中,也尽量用最简介明了的语句把事情讲清楚,比如锻炼自己用不超过25个字把某件事情描述清楚(一个事件、一个问题、一个解决方法或一个建议)。
虽然自己在平时沟通的过程中自以为能逻辑清晰,一二三点列明,但往往过于冗长,自己总想把所有情况、所有风险都列清楚给领导看,并做多次强调,希望他们能提前了解并做准备。在这的背后,是因为自己害怕犯错,害怕被问责。这种情况可能不用的领导喜欢不同的处事风格,比如我现在会提前同步哪些事情我会自己判断解决,领导认可,那就大胆去做,错了下次改进就是了,这会是一个拉锯的过程,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越往后,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则会越来越大。
《极简》里的另外一点,则是“一切极简”,其实除了对外做事的极简(工作极简),对别人沟通极简(信息极简),对自己,也是一样的。书中还列举了信息极简、物质极简、精神极简、感情极简、生活极简,如只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定期远离手机、互联网;丢弃不用到的物品;养成简单但又规律的生活习惯。
生活浮躁,定期整理整理自己的物品、收拾一下家里,发现也是一件解压又踏实的事情呢,让自己慢下来,沉下来,发发呆,也挺好的。
除此之外,《极简》里可能还有很多个点,发散开来也都值得探讨。但我也认为,读书笔记也一样可以极简,一次可以就先改一两点,把这些先深入到日常的生活里,养成习惯,再继续精进。
祝好,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