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的行为会逐渐发生转变?
最近一年,我发现我选书的质量在逐渐提升,能够通过看一眼目录,就辨别出某本书值不值得去看,当然在这之前我也曾买了至少10本不太耐看、且对我而言帮助并不大的书。其原因基本都是因为选书的过程不够走心所致。
其实我们的认知系统一直在进化,能够进化成什么样,全靠思维和行为之间的配合是否能够尽可能地摆脱外界嘈杂的环境去向上发展。
这一点如何解释呢?思维和行为之间的配合是非常默契的,这两者之间一直是靠相互成全、相互传导地去共同发挥作用的,人们并不会违背自己的思维去付诸行动,也不会做一些自己大脑都认为是无厘头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你大脑中的信息神经元没有得到连接,那么与其相关的事物就不会成为你行动前的思考依据。
再往深了说,绝大多数人是会顺应环境去思考和触发行为的。比如手边只要摆着手机就一定会忍不住查看,这时因为你的大脑中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你“你看,手机就在那,赶快看看吧”。
之所以这个声音会出现,就是因为你之前的所想所为让你的大脑认为:1、你应该去接受身边环境的影响,你的思维和行为也非常乐意这样做;2、手机作为一条信息,会与你大脑中已有的(与手机及手机中的软件相关的)信息神经元进行连接,所以此时你的大脑会提示你“关于手机的信息神经元已经得到连接。你可以触发看手机的行为了”
这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大脑向我们发出行为指令的原理。这也是为什么自律、自控的原则之一就是要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原因。
影响能够被称为影响,就是因为它一定会带给人们一些或好或坏的结果,当然这个结果是好是坏也取决于人们各自的大脑中的认知。
此刻,你认为这个影响带给你的结果是好的,你就会乐于持续做下去;你如果对某种影响没有任何感受,那么你的忽视或无所谓的态度也会让你持续保持与之相关的思维和行为;但是如果接受某些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是不好的,是让你出乎意料的,你的大脑就会主动对“被影响”这件事产生一些反思,之后就逐步在思维和行为中进行调整。
当然每个人对“自己选择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的认识(或看法)的解读都是趋于主观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只不过有些人的主观更靠近客观事实,有些人的主观则是丝毫没有客观事实作为基础。
有了这个贴近生活的例子作为前提,我们就很容易解释人们每个细小的行为是如何发生改变的。
拿我开头提到的选书这一行为的变化来说,一方面,那些不走心的书,通常都是在网购时被平台推荐的书,偶尔一两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加购的书,被混在了一堆经过精心挑选的书中间,匆忙之中付了款。
这种冲动行为源于:当我已经具备每天都看书的习惯时,买书已经成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所以难免有对选书过程放水(不够细心)的想法。
另一方面从认知层面来看,这些没有经过审慎选择的书籍,其书名多多少少都与我之前读到过的、其内容对我来说十分有价值的书有些关联。
这就让我误以为“起了这种书名”的书,也一定会像我之前读过的那些有价值的书一样给我提供能量和帮助,让我得到提升。
由于这两点原因,让我对这些幻想中的书(或知识)有了过高的价值期待,而事实是:读到实际内容后形成了反差会让我意识到这种被环境影响的行为是不够靠谱的。
这里的环境就是大脑中存在的认知系统,即在思考任务中把曾经读到的书作为信息神经元,与完全没看过书的书名进行了连接。经过信息神经元地连接之后,大脑的认知结构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我才会对内容未知的书有着不切实际的期待。
当我有了几次对选书行为失误的反思后,我的大脑也会提示我“这种状况已经发生过几次了,是时候做出调整了,否则你将再次触发选书失误的思维和行为”
而能够做出这种思考的前提,则是由于三番五次不走心的选书、认为好书名一定伴随着好内容的幻象,与看过书产生的结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已经转变为一条信息被储存在我的神经元中。所以在这之后,我每次网购书籍之前大脑就会给我正确地提示。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行为发生转变的全过程。
小结:
● 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总是一致的,最终都会通过行为呈现出来。
● 对事物进行思考和判断的依据来自于人们的认知系统。
● 认知系统是会随着行为带来的结果而逐步进行优化的,这种优化体系不是客观上的,而是大脑自认为的。
● 认知系统是否能够得到优化或调整,取决于你的行为为你带来的结果,是否会激发你对整个事件的认识(或看法)。
● 只有当你先前的行为为你带来了不太好的结果时,你对这件事才会有全新的思考,这时候大脑中才会出现新的信息神经元。
● 新的信息神经元在你触发重复性的行为之时将会与外部环境提供的信息发生连接,而这足以使你调整对先前行为的思考,这时认知系统就已经得到优化了,行为也会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