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匮乏 丰盛自我

2023-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W_美娴

      初冬的第一场大型公益疗愈,在身心空间热气腾腾地展开。下午暖暖的阳光洒满房间。我静待一场春暖花开,全然忘记冬的寒冷和萧条。

    永远洋溢着喜悦和绽放的笑容,是我们空间最美的简单老师,她伶牙俐齿,口吐莲花。主持台风稳稳当当,思路敏捷清晰,让人喜欢,简单介绍平台的“双11”活动,力度钜惠,在陈老师的大爱创建的努力下,平台以“服务于心,服务于行”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理念,培养出两届疗愈师,唤醒无数迷茫沉睡的生命,在此,我衷心祝福平台及老师们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绽放。

    随后,是我们的主角出场,大爱沉稳的莲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场大型疗愈——释放匮乏,丰盛自我。老师从两个部分为大家做讲解和疗愈。

    理论部分

一、什么是“匮乏感”?

      匮乏感,是一种很“缺”的心理感觉,它和一个人实际拥有多少无关,而是与他内心的贫瘠有关。当人们深陷于匮乏感状态的时候,他看到的是永远都填不满的黑洞。而显化在外面的却用虚伪、压抑、炫耀等来掩饰自己。俗话常说:装出来的样子,像带个面具,粉饰真实的自己。

二、“匮乏感”怎样形成?

      匮乏感的底层逻辑是童年未被满足的期待,长时间压抑在我们的身体和潜意识里,并由此带来缺乏安全感,不被爱,没有爱的能力。我们会常常指责父母,评判父母,站在父母之上,也会害怕与人起冲突,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果匮乏感没有被正视被满足,生活中就有解决不完的问题。

      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曾经提出了一个名词“有毒的父母”。这些父母不是对孩子们暴躁的父母,不是对孩子们要求严格的父母,而是那些在生活中的小事中,不考虑孩子们的感受,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们的父母。

    ①虐待型父母  包括言语和行为虐待。造成孩子自卑、缺乏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低的阴影和缺陷。

    ②缺位型父母  。父母工作忙经常不在家,造成孩子孤独、愤怒、无力和委屈,甚至自私、暴力、自残等。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老师曾经说过: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教育一旦过期,就会成为孩子终身的遗憾。每一个孩子曾经都是一张白纸,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悉心教育。

    ③操控型父母  孩子们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会极力控制孩子,当孩子们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会感受到空虚、寂寞。这类父母虽然在物质上把最好的给了孩子,但是他们却无形地给予孩子们压力。长大后这些孩子很多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的思想被他们的父母控制住了。

      内心匮乏的人,心里藏着一个怎么也填不满的“黑洞”。它让你: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是“要是做不好怎么办”,还没开始就泄气了;遇到喜欢的人,自认为配不上,不敢去靠近,错过了又后悔莫及;总是害怕被拒绝,不敢争取自己想要的,习惯性讨好他人......罗兰罗曼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如何打开心门,让积极情绪和阳光重新充盈心间?

      一是清晰“自我认知”。认识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功课。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一生都在追求有价值的事情去做,一生都在寻求真实的自己。“我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询问一个人的身份,更是在探寻一个人的存在意义。

    "我"是一切的根源,,我爱的是我自己;我爱的、我恨的,都是我自己。我的世界,是由我创造出来的,我是阳光,我的世界充满阳光,我是爱,我就生活在爱的氛围里;因为,我们是成年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要学会“自我和解”,而自我关系的根源是爱!那些童年未被满足的需求,我们用一生去疗愈。正如《小王子》中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生命中几乎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受伤的内在小孩在作祟。内在小孩不长大,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成长。所以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只有内在小孩被看见、被疗愈,并且与我们一同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才会真正成长,真正感到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