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的使用者是主流还是非主流?
(一)
上周分享过我对字节跳动、蚂蚁金服的一些变化思考,相比这些企业而言,快手其实属于一个另类。(《快速崛起的头条帝国,值得组织和个人重新审视》、《支付宝最大改版真的是无可奈何嘛?》)
2018年快手、拼多多浮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还顺带着一个词,叫做下沉市场,或者称为五环外市场,基本属于low的代言词。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我国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这意味着有87%的国人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这群人可能被另一群接受教育者视为非主流人群。
但哪群人才是真的主流呢?
一个世纪以前,二八定理出现,20%的人掌握着80%的社会资源,而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个资源的集中度进一步凸显,看到一组数据,全球财富前1%的人,已经拥有了总财富的50%,从资源的占有率而言,前1%的人已经可以代表世界发言。
但我们希望的世界是变得如此嘛?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二)
2015年初我在广州创业,挤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我的实习生在床旁打着地铺,当时就看着他在刷一个产品叫做快手。
那时快手刚刚更名,在此之前叫做GIF快手,成立于2011年,为一个做GIF动画的工具型产品,可能80后、95前的用户会有些感知,那个时候受制于网络和手机终端,视频只能用动图传播。
2013年快手从工具变为短视频社区,年底加入智能算法;2014年11月去掉GIF,改名快手;2015年1月快手日活用户过千万;2017年12月,快手日活用户过亿;2019年6月,快手日活用户达到2亿,月活用户突破4亿。
或许这些数字,已经能够展现出何为主流人群使用,虽然我自己并不是快手的用户,但我对这种量级的产品心存敬畏,其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当我们对比抖音和快手的时候,觉得一个潮流、一个土;一个用户属于上层,一个用户属于下层;我一度也是这样觉得,不同人就该看不同内容呗,但核心真的是如此嘛?
真的做了一些了解之后,我发现快手这款产品传递的价值观,真心让人感动,那就是公平。
(教育公司在快手的矩阵布局)
(三)
一个的幸福感来自于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人的关注,但很遗憾,中国14亿人,绝大多数人一生都得不到关注。
快手和抖音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对于流量分发的逻辑不同。
抖音是吸引用户看,因此会主动给用户推荐一些高质量的内容,这些内容匹配并且优质,可以吸引用户不断使用抖音,而其的商业化广告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用户的使用,这也是字节跳动系产品擅长的。
但快手不同,快手的核心关注点不是普通用户,而是那些创作的用户,快手是一个鼓励人人创作的平台,因此会做流量的均发,让每个创作者都有一定的流量展现,不但不倾斜头部优质账号,相反还进行压制,以免普通创作者得不到曝光的机会。
快手其实在不断践行自己的价值观,那就是平等,而其创始人兼CEO宿华曾说,注意力是互联网的核心资源,我们希望尽量让更多的人得到注意力,提升每个人独特的幸福感。
快手上的大量草根达人也真的因为这些注意力的倾斜,让他们有机会被更多人所认识,从而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得以改善生活。
(四)
关于社会资源分配,用经济学里的观点,资源会不断转移到能够高效利用的人手上。
而《圣经》里更有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老子》里也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可见无论中外、无论贵今,资源的分配从未有人人均分,而快手却坚持在自己的线上场景里实现这一点,其实挺让人触动。即使抖音的增速已经超越了快手。
当对快手这家公司多些了解的时候,发现这个团队其实也值得深挖。
如今的创始人兼CEO宿华为快手的掌舵人,但其并不是最开始的创始人,而难能可贵的是在2013年快手面临转型的时候,原创始人程一笑主动稀释股份,引进宿华团队的加入。
当时程一笑的三人核心团队股份为80%,早期投资晨兴资本占股20%,共同稀释出了50%的股份交给引入的宿华团队,管理权拱手相让,未来一切未知,这种魄力真的少有。
当然程一笑的做法,也是引进人才唯一的方式,我见过不少公司招所谓的联合创始人,给着个位数的股份,基本无一成功走出重围。
而快手这样一个少见的团队,独特的价值观和机制,我想才是其获得大量用户使用的原因,并非什么瞄准下沉市场布局。
互联网让连接便利,但所谓的算法推送,让人获取信息面变得更为单一。快手这样的产品,则让我们看到另一种人生,我想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快手”。
关于快手的使用者是主流还是非主流?其实不妨转换下问题,多数人代表主流,还是少数拥有话语权的人能够代表?
作者孙凌,生涯规划师,专属大学生人群,关注创新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