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世界,有个真相你该了解一下
01
自从做了家长,周围的孩子就多了起来。
有个正在上初中的孩子跟我吐槽,自己的父母简直在摧残他,快把他逼疯了。期中考试没考好,虽然没有他预料中的狂风暴雨。但是每天监督他学习,晚上十二点睡觉,早上五点起床。他觉得自己每天都处在极度缺觉状态,身心疲惫。第二天的课也在偷偷打瞌睡,还被老师发现了,罚站。
所以,让我跟他妈妈沟通一下,希望能让他早点休息。
我问他,每天学到这么晚,都学什么?
他说除了写作业,妈妈就让念课文,背单词。
那你觉得有效果吗?我继续问。
有一点吧。
后来,接孩子碰到他妈妈了。
我说,你们家老大最近很努力啊。
她说,不努力不行啊,他学习不主动,考不上个高中咋办呢?
我说,那也不能简单地搞疲劳战呀,孩子休息不好,上课效率不行。还是应该看看哪里不行,有重点地学。
她说,他是哪门课都不太好,只能用这笨办法试试了。
我们在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的时候就是试试笨办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总是没错的,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你看,这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存在的最大误会。
02
越努力越幸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人教诲看起来也是没错的。(没错,此处应该有“但是”)但是,所有的真理都是有前提的。(请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
想必你同样听过:
低品质勤奋(对应穷忙族,越穷越忙,)
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你看,这几句话也同样没毛病吧?
可是为什么同样是勤奋,结论却不一样呢?
前提!前提!前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有前提,比如说,表白时常常喜欢说“爱你一万年”,前提是你得活上一万年,你以为自己真的是千年王八?
扯得有点远。还是回来解释为什么结论不一样。
“勤奋”和“付出”是“幸运”和“收获”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可以自行补习下充分必要条件)简单来说,想要“幸运”必须“勤奋”,想要“收获”必须“付出”。但是“勤奋”未必会得到“幸运”,“付出”未必会得到“收获”。
以上是第一点。
03
更重要的一点:这个世界并不是平均存在的。
一看国家关于平均工资的统计,自己被平均成富人了,再看看自己的工资卡上可怜的数字,总是有种拖国家后腿的愧疚。如果我们和马云平均一下,我们都是亿万富翁。 ——财富是不平均的。
再想想我们上学时,每门课同样努力,但是可能每门课的成绩差距都很大。于是我们拼命补自己的成绩差的科目,突然发现其实作用并不大。——同样的努力在不同科目上收获是不平均的。
再想想那些“势力眼”。一个卖西藏特产的老板娘,如果有人进去看虫草,那么招呼就用10块一瓶的5200矿泉水,如果看其他普通特产,就用1块1瓶的普通矿泉水招呼,如果看得是围巾、手链等便宜货,那么连水都不会给拿。——不同的消费能力得到的待遇是不平均的。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法则”,也就是80-20原则。
结论大家耳熟能详。
20%的人掌管着全球80%的财富。
20%的人拥有80%的土地
20%的付出得到80%的成绩
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在这个不平均的世界,我们不能平均用力。
对于我们的生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应该找出那20%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去努力就能得到80%的结果。
04
如何找到那最重要的20%呢?
“你知不知道: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容易,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天气预报员》
“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这其实就是我们要找的那20%。
对于开篇提到的那个孩子,他要做的不是熬夜学习,显得自己很努力。结果让自己上课打瞌睡,一天精神都不好。而应该静下心来分析自己哪些科目成绩不好,哪类型题目不会,然后死磕这些自己不懂的东西,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还可以自己学习。把重要却困难的问题弄懂,这样才能打通自己的学习上的“任督二脉”,抓住提高成绩20%的因素,让自己学有所获,然后从时间的奴隶中解放自己。
对于我们也是如此,当自己处在困境中时,挑那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做,只是在欺骗自己,“瞧,我很努力!”,说到底,也只能是自欺欺人。
如果真心想改变自己,改变未来,那么就应该做那些困难却必须去做的事情,正面这些问题,并死磕到底,直到迎来转机。
在我上次写了个关于35岁魔咒的话题文章时,有朋友跟我反映,自己将近35,却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迷茫。还常常做梦自己被老板辞退,找不到工作。
我说,那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自己满足现状,逃避挑战。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你以为你拿着不错的薪水,就可以拥有轻轻松松的工作,自己赚了。你看,这一天,这不就来了嘛?
找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因素,比如一项技能还是一个证书,或者是一个岗位,用尽自己所有的能量去争取。这个目标实现之时,你就给自己又打开了一扇窗。
(-完-)
思考100个问题:17/100,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