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笔拙思——清明悖思
清明悖思
张范津
当春联上的字迹被风雨剥蚀得面目模糊的时候,人们心目中的又一个重要节日,清明节便悄然而至了。
清明节本是一个非常诗性化,一个承载了厚重中华文明、积淀了众多民族传统符号和基因的节日。它既有火的崇拜、孝的观照、贤的敬慕,又有动的欢畅、静的幽雅。而如今的清明节,也如正月过后的春联一样变得面目模糊起来。它已吹散了山峦叠嶂的绵山上介子推被焚的浓烟,凝滞了杨柳春风中秋千的摇荡,淡化了绿如绒毡的春草地里踏青蹴鞠的身影。而遗存下来的只有被夸张、膨大后的扫墓、祭祖的习俗。以至于每到清明节,公安、消防部门都要严阵以待,以防不测。
据民俗专家考证,清明节是古人从对火的崇拜开始传承演化而来的。相传太古时期,人们“未有火食,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菇其毛”(《礼记·礼运》),后来燧人氏在遂明国发现“屈盘万顷”的遂木,受鸟“啄树则灿然火出”(《拾遗记》)的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此才使人们享受到了火带来的巨大便利。而真正通过钻木取出火来,在所用工具十分落后的古代实在太难了。得之愈难,则重之愈甚。由此人们便产生了敬火、尊火以致畏火的情结。生怕有一天失去了火,而危机生存生命。基于此,也许为了强化对火祖燧人氏的敬重之情,也许为了凸显火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许为了渲染没火的不便,古人特定制了一个改火仪式,并以此作为一年新旧更替的标志。在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既没日历,更没月份牌,人们的时间、日期观念都十分淡薄,为使全国步调一致,又专门设立了改火官,名曰司烜氏。每于改火仪式之前,司烜氏便“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周礼·司烜氏》)。他敲着木梆子诏告各户,将旧火熄灭,换取新火。在新旧更替的日子里,由于无火可用,所以一日三餐只能吃寒食。久而成俗,便有了寒食节。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取火变得越来越方便,禁火、改火便失去了实际的意义。正当寒食节面临消亡的时候,介子推事件的发生则为其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介子推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重臣,晋文公继位之前流亡国外19年的主要随从者。文公君临天下,对随从之臣论功行赏时独漏介子推,介子推气愤之极,弃官携母到绵上山归隐。晋文公得知后十分后悔,于是“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这是《左传》的记载,对此《史记·晋世家》亦有记述,此为正史,至此介子推事件也就圆满解决了。然而随之而来的“后续报道”,却将此推演得悲壮、惨烈。据传当晋文公得知漏赏介子推后,深感愧疚,马上差人去请介公上朝受赏,可介公坚辞不受,为表其诚,文公又亲自登门去请,然此时介公早已背其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让其御林军遍搜群山,没下落,无奈之下,有病乱投医,听信“智士”的谋划,三面点火,烧山逼之。山火三天三夜不灭,待火熄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已在一棵柳树下烧死。晋文公抱尸哭拜后,将遗体安葬,乃下令全国,每年今日不见烟火,以纪念这位有着“士甘焚死不封侯”清高气节的贤臣。此日即清明。当然这只是“戏说”。然而斗转星移,知道史实的人少了,而熟知传说的人却多了。特别是《后汉书·周举传》将寒食节与介子推相联系后,继之《邺中记》再作进一步渲染,更推进了介子推“戏说”版的传播。之后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又从岁时角度作了如下记述,云“去冬至节一百五日,既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冬至后105日是什么节气呢?按十五天一节算。此日恰是清明节,这样清明节与寒食节便合而为一了。至唐民间“野祭”更加盛行,开明的唐玄宗顺应民意,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据说自此追贤思孝的清明寒食“野祭”,便成了官方认同倡导的祭扫节日。
既然形成了节日,就该有支撑节日存在的节俗,踏青、插柳、荡秋千、蹴鞠、扫墓就是其主要节俗。
据《南宫县志(嘉靖版)》记载,清明节“男女皆插柳枝,携脯供牲醴,登先垄祭毕,籍草飨馂。庭院设秋千,少女靓妆服竟戏,钗钿堕地莫知顾惜”。多么狭意的一幅风俗画啊!春草青青,杨柳依依,清明节这一天,男女头上插上新芽刚露的柳枝,用提盒盛着美酒佳肴,到先人坟上行祭后,扫墓的人们便以青嫩的小草为垫,吃完先人们享用后的供品,就回家荡起了秋千。少女们穿着新鲜的衣服,以改过去的腼腆、矜持,尽情的玩耍,把头上的首饰掉在地上也不顾惜,依然笑着闹着。再一项活动就是蹴鞠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运动,对此国际足联于2004年2月4日发表正式文告称“足球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诗圣杜甫看到蹴鞠的激烈、秋千的飞扬曾发出了“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感叹。
至于清明节扫墓,更是节俗的主调。因为寒食节本来就有悼念亡者的内容,特别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祭拜祖先、尊敬长者的传统,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古人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理,理有五经,莫重于祭。”为什么呢?因为通过祭祀“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礼记·祭祀》)。而且清明扫墓也是一个很有道理的安排。不仅清明,所谓鬼之三节(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无不如此。农耕时代,不管如何重视祭祀之礼,但必须首先要保障的是生存,而生产是前提。为了使祭祀活动不耽误农时,先人们还是动了不少脑筋的,之后便把那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度化、节俗化。“惊蛰而郊,郊而后耕。”(《左传》)郊即祭祀。惊蛰之后,万物复苏,农耕开始,农忙之前,先到先人的墓地培土、祭扫,以防大雨来临后把坟冲毁。这就是清明祭祀的实质意义所在。七月十五即中元节,“七月十五定旱涝”,过了七月十五即没有什么大雨可下了,这时夏耕基本完成,俗话说“挂了锄钩”,进入到了夏耕和秋收之间简短的闲暇期,腾下手来后,到坟上看看,清除一下杂草,培垫一下被大雨冲小的坟头,然后便进入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十月一即寒衣节或烧衣节,此时秋种已过,时令马上就要进入冬季。冬季后再出门上坟多有不便,于此时到坟上与先人作一年中的最后告别。所以所谓鬼之三节是因农时因人而宜安排的一个非常科学的祭祀日程,没有任何神秘之处。但时下有些人“习其器而不知其意,忘其本而存其末”,毫无节制的膨胀了先人设定的祭祀之礼,而内心对先人却无丝毫追念、缅怀。甚至将形式超离了内容之外,以至于作为自我标榜、显示、炫耀、比强斗富的手段,纸钱烧了一踏又一踏,纸楼房烧了一幢又一幢,闹的乌烟瘴气,岂不背离了清明节俗的本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祭祀决不是检验奉孝的标准。俗话说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祭祀容易而行孝难,虔诚的祭祀一年,莫若让活人顺心顺意的享受一天。因为再好的祭祀也不过是形式。因此,我坚决拥护将清明节划作公休日,在这一天里要认认真真地从内心表达对先人的尊敬、缅怀,不然就没大没小没老没少了。但决不赞成把清明变为一种单纯表现所谓孝道的形式、礼仪。当然没有形式无法承载内容,但如果形式仅止为形式,到了买椟还珠的境地,这个“匣子”再好不也失去它应有的价值了吗?
(《邢台日报》2007年4月3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