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长明伦读书会第三期

2017-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成都广慧书院

时间:20170304

地点:龙泉广慧书院

老师:景严法师

        以下文字非原创,为课堂记录老师的讲课,文字记录不如老师现场风采的十分之一,感恩景严法师的慈悲奉献。

       智慧家长明伦读书会,是《行愿》杂志和龙泉【广慧书院】主办的,请景严法师依据国学《大学》为范本,开展的以家长,教育工作者,或对教育感兴趣的社会团体举办的读书会。旨在解决现代教育中,家庭和学校,社会面临的关于教育的疑难困惑。让我们重温先先贤们的经典,运用到教育中来。其实,经典一直都在,只是我们的心太浮躁了!

     正文:

 中国目前有一个很严重的状况,就是母亲过于刚强,失去女性的本性和慈爱,柔软。中国男孩子失去母性滋养的土壤,男性阳刚之气的缺乏。严父慈母角色的颠倒,导致叛逆期的严重问题。当然,这有一些是社会问题,现代母亲位置很尴尬,需要同时扮演职业女性和母亲二种角色,经常不能很好的转换。对孩子来说,父亲的榜样性很重要。

       家庭教育要有一定的规律和模型,根本是要符合人性的,学校教育不能作为唯一的教育方式。人性的三大基本需要:一 安全感,小时候,安全感来源于足够的爱,而这个安全感是由母亲提供的。儒家提倡“仁”,这就代表安全感 。

        第二是价值感,也就是要获得尊重,来源于父亲,儒家提倡的“礼”

       第三是归宿感,就 死往何方。

       曲礼曰:毋不敬。

       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父母都为了追求自身的价值感 ,都外出挣钱。

       上期有位妈妈提出在儿子身 打电子游戏的问题,让她困惑很久。但她有没有想过,一味的围,追,堵,截,这些负面的东西,强制执行,会让人反感。如果这位母亲站在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会那么痴迷呢?孩子内在的需求(安全感,价值感)不足,所以才会沉迷于电子游戏,因为这个东西能够满足对人性的安全感,价值感的需求,电子游戏易于过关,有可控性,可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而在家庭里,是父母控制孩子,由别人控制,便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反过来,如果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如果孩子不能在家庭中得到,便会在其他的地方,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寻找。游戏可以提供 给孩子价值感和成就感,这在现实家庭里,学校里很难得到。学校里的排名次最没有人性,让所有的孩子缺缺乏价值感。 孩子想得到肯定,家里得不到,孩子被逼去游戏中寻找。而家长的指责,孩子便更加的逃避。这位妈妈如果要改变现状,只要提供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价格感 ,只要孩子“吃饱了”,便不会沉溺其中。

       只要基本的人性规律明白了,家庭教育便不怕反复,随时观察改正。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二个概念。一个 “爱”,一个 “需要”。

       爱——安全感

       需要——价值感

      “爱”,是站在孩子 的角度,爱不是控制,是无条件的地支持和接纳。

       “需要”,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把孩子当成工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很多所以谓的爱,其实仔细想一想,其实是你自己的需要,借此控制孩子,借助孩子 来完成你自己的心愿,当孩子不能满足时,但进行打压和控制。

       让我们像泰戈尔的诗里描绘的那样去爱孩子:愿我的爱像阳光一样的笼罩着你,又让你完全的自由。

       二种行为模式:

       愿力模式(爱),活在当下。需要模式(控制)。我们来做个试验,当一句话用二种不同的模式说出来的时候,大家体会一下内心的感受,比如“我要身体健康”和“愿我身体健康”;“我要工作有成就”和“愿我工作有成就”,等等。我们来体会说二种不同的说法带给我们的内心感觉,当处于愿力模式时,是有压力,沉重,忿怒,亏欠的。当处于愿力模式的时候,内心的感受是舒服,喜悦,光明,宁静,轻松而有力量的。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需要模式),父母就会感到焦虑以至管教,控制孩子,儒家提倡“启发式教育”,尊重孩子,以孩子为主体,引导孩子,中国的父母恰恰缺乏这一点,不会儒家的平等,开放,尊重式的教育方式。担心是一种诅咒,是一种负能量,不可能结出正能量的果实。把担心这种需要模式改为祝福(愿力模式)

       “教育的目标不是塑造,乃是唤醒。”说明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潜质,有些人与生俱来就有某一方面的天赋,就如同有些人是菊花种子,有些人是银杏种子,有些是西瓜种子。我们只有依据每颗种子的特点,因其特性而引导“唤醒”,它们才能自然生长。不明白这点,我们有时就会做出期待银杏树结出西瓜的蠢事。这对于我们这些培育者以及那银杏树,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讲到此处大家便会释然。或许这正是我们至今未能在科学界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之一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