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里那美好年华的无奈纯情
《草房子》里那美好年华的无奈纯情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童年,可每个人的童年却又不尽相同,相同的却是当我们听到别人童年的故事却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或许感人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给我们所带来的那种感同身受。
桑桑,在这个故事里度过了他的六年小学时光,却见识到了很多长大以后才会面临的抉择与问题。可能很多时候一些问题对于孩子来说不知道去如何解决,但却仍会给孩子留下那模糊的记忆直到长大。孩子也是在思考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剥夺和限制一个孩子想象和玩耍的权利。
只有经历了故事,才会真正的成长。
和我们如今的社会差不多,婚姻并不是不讲求任何东西的,而我们总是在安慰自己说婚姻是婚姻,爱情是爱情。年轻人的爱情可以不顾一切,可是一旦涉及到谈婚论嫁,父母的神经立马警觉起来,生怕自己的孩子走错了路。正如讲求门当户对一样,过去的年代更是如此。
白雀是油麻地的美人,不显山不露水却格外让人耐看,长发飘飘,婷婷玉立,还有着一副好嗓子。正是这一场《红菱船》的小戏,拉近了另一个的心。他就是蒋一轮,一个高而匀称的小伙子,青白的头发,挡不住的文艺气息,更是吹得一口好笛子。随着文艺晚会的临近,二人自然每日挤点时间在单练,由于二人的配合还有默契,又都是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女,自然逐渐对对方产生了好感,可是那个年代的爱情并不是如今那般自由。可能约束的越多却更能激起两人在一起的决心,白雀的父亲出来阻拦之时,桑桑成了两人交流的桥梁,为两人传递书信。白雀的父亲是个眼光很短浅的那种,看不起将一轮的这个老师的职业,想让女儿嫁个有钱人家,就算女儿有了自己喜欢的人。白蒋二人只能秘密的书信交流,也期待这他们爱情会有个结果。桑桑并不很明白,但也觉得白雀姐姐和蒋老师在一起很般配。白雀还要不断接受被介绍对象的邀请,逐渐也对原来的坚持和信仰感到了无可奈何。终于桑桑带来的一封沉甸甸的信破灭了蒋一轮的对未来也对白雀的所有幻想。颓废多日的蒋一轮在漫天飘雪的花园了,将那些倾注了他诗与梦一般的情思的信,一封封投进了火里......
烧掉了书信,却没有烧掉蒋对于白雀的记忆和思念。河边吹笛的依旧是他。后来的后来,蒋一轮在自己的村庄结了婚,而白雀在春天未来之际就离开了油麻地。各自带着青春的记忆和无奈开始了各自的生活。
如果你读过《平凡的世界》,想到少安和润叶的爱情,定会让你泪流满面,而他们,恰巧是那么的相似,有着同样的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