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中值得铭记的“个体”
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值得铭记和探讨的事件很多,那场持续时间、波及地区、残酷程度都极为惊人的二战绝对是这些事件中的“重中之重”。
以此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数不胜数,相关的历史著作也称得上汗牛充栋,而且它们的风格各异,比如皮特·恩格伦的《罪恶与梦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个人史》就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一部历史著作。
该书记述的是1942年11月发生的事情,那段时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作者借助不同身份的个体的感受来呈现宏大叙事的策略更是令人叫绝。从家庭主妇、囚犯、思想者到一线战士,这些普普通通个体构成的画面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书的前面有39位主人公的身份介绍,正文按时间先后将这个独特的11月分成四部分,最后再以他们的后续人生作结,这个章节划分很别致。而在每一部分中,他们的命运状况交替呈现,人物和地点都在频繁转换,给人一种宏大场面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因为涉及的国家众多,你会发现不同国家的人因为文化等因素的差异而表现迥异,有些表现简直令人啼笑皆非。比如在北非战场,来自英国的团长带来了属于他们的迂腐、落伍和僵化,他们起初抵达中东时,居然还是个骑兵团,对越来越多的技术知识,他们给出的态度是不屑一顾。自然地,战场上的接连失败便是他们必须要接受的命运。
战争并不排斥文艺,经典影片《卡萨布兰卡》就是这时候诞生的,只是所有影片都要被仔细审查,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部电影是否有助于赢得战争”,接下来的问题则是“它试图澄清、戏剧化或解释有关战争信息的什么问题”。无论是作战的哪一方,都在为自己的参战寻找光鲜的理由,而真正献出了生命的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自己为何被卷入这场世纪混乱中来。
在书中所写的39位人物中,有两位并不那么普通,这当然也与他们后来的成就有关,他们是阿尔贝•加缪和瓦西里•格罗斯曼,作为著名作家的他们后来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格罗斯曼的“战争二部曲”在所有战争题材作品中也是非常耀眼的存在。
尽管正义的一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作者也提醒我们,对于这样一场规模如此巨大、影响如此深远的战争,无论我们怎么去思考、呈现,它都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和价值观,甚至我们的语言在它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我们更不能认为最后的胜利是理所当然的,这会助长危险的错觉,而人类实在承受不住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