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吃食(十二)糍粑

2024-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记录的力量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

“糍粑”这种小吃食,我们并不常吃,家里虽也会做,只是我们家里做的糍粑有些敷衍。要说好吃的糍粑,还得去集市上买别人专门做的且现炸的糍粑。

我们家里做糍粑一般都是家里煮了糯米饭,若是没有吃完,那就做糍粑。因为糯米非常黏,是没办法放在铁锅里炒现饭的,做糍粑是个好选择。

我的老家在一个农场,我们农场有一段时间承担着稻谷育种的任务。我不记得是哪一年,我们大队应该承担了育糯稻谷的任务,我们留下的口粮也就是糯稻谷。因此,那一年我们总吃糯米饭。剩下的糯米饭,妈妈和奶奶只好拿来做糍粑。我们只是为了把这剩的糯米饭换一种形式吃下去,所以并不会很用心去捣糯米饭。反倒是过年的时候我们家炸糯米片的时候,是真的很用心把这些糯米饭捣成细腻的糯米团,再做成糯米片。平时做糍粑只是象征性地捣一捣,只要这些糯米饭能黏合在一起就行,也不太管做成什么形状,有圆型的,有方形的,也有不圆也不方的,随意做。最后锅底放油,煎得两面金黄,盛出来洒上白砂糖,就是糍粑了。它们焦香,又带着甜。在那个年代,自然又成了受欢迎的食物,反正我是很喜欢,只是奶奶并不让我和弟弟多吃。

家里煎糍粑还有另一个时间点,那就是端午节过后。端午剩下的粽子,也是以做糍粑的方式消耗完。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端午节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变热,泡在凉水里的粽子,若是不抓紧吃,就会变酸。我的家乡包的都是白米粽,粽子包得很紧实,吃不完的粽子,用刀切成厚片,直接放进锅里煎,煎黄之后,也就是糍粑。这样煎成的糍粑,要比糯米饭煎成的糍粑更像糍粑,几乎没有米粒的颗粒感了。最后还是洒上白糖,一家老少也就继续兴致勃勃吃完它们。

不管怎么说,家里做的糍粑还是有些敷衍,似乎只是为了消耗剩余的食物。虽也有糍粑的口感,但究竟还是有些辜负这个传统小食的名声。不过没关系,我们的集市上有正宗的糍粑,我特别喜欢集市上售卖的绿豆糍粑。

那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集市上赶集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们会换上自己最干净、或是最新的衣服。随着爸爸妈妈穿过魏家老湾这个被铁路分成两半的村庄,然后再走一段长长的、直直的铁路,去到集市上。那时集市上并不售卖玩具,我们小孩子去集市上就是希望能吃点儿好吃的。其它的物品我们都看不到,我们就专看那些卖小吃的摊点儿。炸糍粑的人不仅炸糍粑,还炸油条,但我觉得咸味儿的油条比不上甜味儿的糍粑,而且油条里面没有馅儿,糍粑里有煮得粉粉的绿豆馅儿。这些糍粑被捶打得非常细腻,绝没有我们煎的糯米饭糍粑那种颗粒感。爸爸妈妈让我们挑选的时候,我总是挑选绿豆糍粑。炸好的,圆圆的,金灿灿的绿豆糍粑被整齐地摆放在小铁架子上沥油,那时我想若这一整排糍粑都属于我该多好。实际上爸爸妈妈最多给我们买两块,尝一尝就好,哪能吃个饱。

现在想来这些炸糍粑的人也真厉害,包有绿豆馅儿的糍粑,炸完之后并不会漏馅儿,这火候拿捏得精准。有炸糯米制品经验的人都知道,火稍大一点儿,里面包的馅儿就被炸出来了,弄得一锅都是,油也被弄得不好用了。还有这绿豆馅儿,也是一绝,小时候只觉得好吃,并不思考为什么是绿豆馅儿。油炸的东西好吃是好吃,但吃多容易上火,这也是公认的。绿豆乃清热解毒佳品,油炸糍粑和绿豆馅儿搭配可真不是随意的。不仅注重了口味,还注重了健康。不得不说,这又是老祖先的饮食智慧。

如今网上也有售卖糍粑的,做好的糍粑,真空包装,就可以售卖到全国各地了。有绿豆馅儿的,还有我小时候没有吃过的红豆馅儿的。我全都买回来自己炸着吃过,可全然不是小时候守在别人的锅边吃过的味道。糍粑,一来可能确实是要现做现吃才好吃;二来,我恐怕如慈禧太后逃难时吃窝窝头一般,再难品出那天时、地利、人饥饿才有的味道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