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考出结果了
六月份有三只标债要分红,分红的结果也出来了,把考试的结果给大家分享下。
本次也是城投的第192-194次正常收租。
1、第一只
这只个人是在去年12月28日时买了30万,持有了177天,分红了13857,分红比率为4.3%,分红后的市值为298330。
这次分红的里面有1670是自己的本金,本次实际分的利息为12187,也是前面持有半年实际赚的收益。
实际年化收益率=12187/30万 *365/177=8.38%,这只产品预计的基准业绩是年化的7.5%。
2、第二只
第二只一共买了45万,分两个不同时间点买的。
虽然分了17648,但里面也有部分本金,分红后市值为448362,所以提前分了1638的本金。
这个计算年化收益率,可以通过一个时间段的累计净值差去算。
我个人最早是在1月14日买的,当时的累计净值为1.0230;
到6月23日,一共持有160天,累计净值增长了3.84%,持有期内的年化收益率=3.84%*365 /160=8.76%,这只产品预计基准业绩是8%。
3、第三只
这只在3月3日时买了30万,持有时间110天,分了7080;
持有期间的年化率=7080 /30万*365/110=7.83%,这只产品预计的基准业绩也是年化的7.5%。
小 结
从个人最早买的三只标债看,暂时运作的年化业绩都超过预计的基准业绩。
买入的第一只预计基准业绩为7.5%,持有175天,暂时运作的年化能到8.38%;
第二只预计的基准业绩为8%,持有160天,暂时的运作的年化能到8.76%;
第三只预计的基准业绩7.5%,持有110天,暂时运作的年化能到7.8%。
备注,最终业绩超过预计基准业绩部分,管理人要额外提取20%的绩效,本次测算暂未扣除这部分额外提成。
但也有买的比较晚的,持有时间很短,因为买的时候单位净值就比较高,所以这次分红时,分掉的本金占比更多些,短期内的年化收益率暂时还没到7.5%。
个人认为:长期持有下去的,大概率还是能达到甚至超过基准业绩,短期内的不确定因素更多一些,有些净值波动影响短期业绩很正常,标债资管设置成封闭式定期开放的,效果会更好,牺牲流动性后,能有更高的概率拿到更高的实际收益率,折腾的越少,赚钱的几率就越高。
另外标债资管一般在前期建仓期时,涨的很缓慢,因为刚开始并未大量买债,当开始大量买债后,每天的净值波动就能更大,涨的也更快。
标债拿到手的分红是直接在交易所里面就扣完了所有税费后的税后收益,这一块就跟买基金的分红一样,拿到手的就是税后的。因为每个人持有标债的底层资产,是可以通过上交所、银行间市场等,每天实时评估您资产的准确价值,赚了钱就要缴税,一分都跑不掉,上交所也会直接把税费扣除后,再把税后本息打到产品专户里面,这种玩法更合规,也更踏实,实际上也最公平的,赚了钱就应该缴税。
标债资管的实际收益率也是浮动类型的,预计的基准业绩仅供参考,到最终,一般大部分人拿到手的实际收益率都能达到甚至超过基准业绩,但也不排除达不到基准业绩的可能。同一只产品,不同的时间点买入,过了锁定期后退出,实际上拿到手的收益率有个千分之几左右的波动估计也是正常的。
这次的小考,个人还算是比较满意,后面继续脱敏后实盘分享个人的投资历程。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