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己对话(九十一)
W:最近我一直觉得自己被“卡”住了,被卡得死死的,想走出来不知道怎么走,待在原地也难受。
I:对此,你是找到问题了吗?
W:依旧没有,但我觉得这就是问题所在。
I:怎么说?
I: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为什么我会处于这样的状态?“,这其实是有问题的。
问题不在于该不该提问,而是提问的方式——总是提问“why“,我没办法找出答案,这已经超出了我的知识范畴(如果我知道,就可以很快解决)。而越是追问自己,就越焦虑恐惧,最后实在没办法解答,我就开始逃避,开始否定现在的状态——我不是这样子,这不是真正的我——于是我就不愿意看到真实的自己,问题就更不会解决了。
所以,越是问why,我就越会逃避。
其次,在追问why时,我会抱持这种信念:只要知道了原因,就知道了怎么解决;如果不知道原因,我就无从下手。但实际上,即便我知道了原因,情况也没有得到较好地改善。正如上面的解释,难道我知道了这个原因后,情况就能改变了吗?
不是的,知道原因后,我几乎不会再做出任何行动,因为在我心里直接默认“哦,原来是这样,这个问题可以过了“。
那为什么会这样子,我不知道。但即便不知道也没什么,关键是我能否做出行动呢?比如昨天的文章最后,我给自己设置去罗列选项,这其实就是一种改变。
第三,即便我不再问我why了,我做出了改变,就一定会有用吗?
实际上并不会,有可能还会有反作用,把事情弄砸了。但我并不会这么想,相反我会觉得找到原因之后,我就能制定合理的计划,做出准确的行动,然后把问题解决了。
这是理想状态,很多情况下,我做出的假设跟实际完全不符合,即便假设看起来多么合理。比如这次的全马不就是一个例子吗?即便我设想了很多情况,把事情都准备周全了,但我还是会疏忽最简单的地方。
而我一直不愿意行动,除了上面提到没有找到原因外,还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行动。所谓“正确”就是,只要我去做了,事情就会得到推进,甚至直接把问题解决了。
I:那你是怎么找的呢?
W:想,单纯靠想。
I:难怪会出问题?想=待在原地不动,被动等待,再加上你是一个不愿意求助他人的人,不愿意主动开口,难道你觉得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找到“正确”方法的概率有多少?
W:是的,于是我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这样?”,即便我知道这么问,效果真的很差,但我还是想问啊,因为我觉得只要知道了问题所在,就可以做出改变。如果改变不了,我就接纳。
I:那现在你知道了问题所在,你的行动是什么呢?
W:那就是,我应该从问“why”转变成问“how”。
I:具体要怎么做呢?
W:首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能想到的方法列出来。
I:要列成什么样子?
W:不需要把具体步骤罗列出来,写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和什么人做什么事。
I:这会很麻烦,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有时候你会怕麻烦,尤其是看不到收益,你就不想做。可往往不做,就只能待在原地,结果反而陷入焦虑和恐惧的状态。
W:是的,有时候我不愿意做,但一旦做了,答案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不,准确地说,我把答案一个个排除后,找出适合的概率大大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