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其所亡

10分钟《古诗课》 [5] 如何描绘一阵风

2021-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木山庄的溜溜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跟《咏鹅》一样,这看起来也是一首没有“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这样的诗容易被人遗忘,因为它缺少深刻的意义,本来背诗就是一件“无用”的事了,背的诗连深刻的意义都没有,听起来就更加“无用”了。

但是世间万物并不是一定要判定有没有用的。像这首《风》,它就像一个谜语一样,每一句都在写风,但没有一个字提到风。这需要诗人有多么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多么自如的语言运用能力。

(1)作者生平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李峤从生平看起来是个挺有才干、挺会当官的人。从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到唐玄宗,前面几朝做到了宰相,后面因为之前趋炎附势太厉害了,处于被贬到状态。

(2)历史知识:科举

前面介绍诗人生平的时候,说到李峤是进士及第。书中便介绍了唐朝的科举制度。

“进士是科举的科目之一。隋炀帝大业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首次开进士科,这就是科举的开始。……隋唐的时候,除了进士科这个科目,还有明经科。明经科主要考经学和时事政治,进士科则还要加考诗赋。也就是说,除了记诵,进士科还有文采的要求。所以进士科比明经科难考。……‘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我原先一直以为,时事政治比诗赋要困难。毕竟诗赋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做官难道不应该更加看重时事政治这种实干能力吗?没有想到进士比明经难考是因为加了诗赋?

我又百度了一下:“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而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没有一定的才华,靠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因此难度更大。”可能是因为明经科涉及儒家经典记诵的比例比较大,灵活性就比较低一点。

(3)回到《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是不同季节的风。秋风冷肃,吹落黄叶;春风柔和,催开繁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不同地点的风。江上的风暴烈,卷起千尺浪花;竹林的风轻盈,吹斜万竿翠竹。

书中说,“全诗没有一个字涉及风,如果诗题不是‘风’字,而是别的,我们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但加上这个诗题,仿佛谜语有了谜底,一下子豁然开朗”。

史杰鹏老师还提到了两个字。

一个是“笑”,是史杰鹏老师从诗的最后一句联想来的。古人分析这个字从竹从夭。《说文解字》认为这个字是根据竹子被风吹过之后,身体夭屈像人笑得弯腰的样子来造的。体现出古人与大自然的亲近和谐。

另一个是“解”,史杰鹏老师解释了为什么这个“解”字跟“能”相对。

解,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引申为凡是分开什么都可以说“解”,比如解开鞋带、解脱束缚、解放思想。搞清楚一个数学题,叫解题;讲清楚一句古文,叫解释。解就是懂得了,理解了。引申为能干、能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