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闭门造车!倾听反馈为国际传播打开双向通道
国际传播是近年来许多中国媒体在努力尝试的事情。配合着“一带一路”和“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政策,中国媒体向世界发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电影、纪录片、短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内容纷纷进入国际主流媒体与观众的视野。但文化、创作方式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隔阂使得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悉心地听取外界、尤其是传播对象的反馈,对于解决这些困难有很大的帮助。
文化差异是国际传播中最大、最普遍的问题。中国和欧美、东南亚等大多数国家国情不同、文化迥异,传统的中国内容拿到海外难免会水土不服。以电影为例,多年来国外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印象一直固化在武侠片这一个类型上,其它类型能够获得成功的为数寥寥。去年在国内狂揽56.8亿人民币、创造票房奇迹的《战狼2》,在北美市场却遭遇滑铁卢,首周末票房仅为19万美元。影片中所弘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需要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够充分地理解,而这些对于海外观众来说,还是太难了些。
因此,可以在故事拍摄的准备阶段,便将文化差异的因素考虑进来。比如蓝海云在传播视频故事之前,会把提报的内容主题,交由专业的海外媒体人去进行评判,包括海外报刊电视台的记者、制片人等,他们会以自身的经验、从当地观众的角度出发,评选出具有传播潜力、可能受到观众欢迎的故事。如下图中海外专业的媒体人对武汉盲童教师张龙的故事的评论,他们的反馈,会消弭掉可能遇到的文化错位,让我们的制作和传播不再是瞎子和聋子,而成为双向、互通的过程。
第二个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制作过程中叙事手法、审美取向的差异。传统上,中国人更加含蓄内敛,因而喜爱的文艺作品通常比较委婉、多留白、堆砌意象而注重气韵悠长。欧美人则喜欢直叙胸臆、寻求感官刺激。这造成了欧美观众在看中国的故事时,总有隔靴搔痒、云山雾罩的感觉。看惯了油画的普通人,一时间肯定难以理解泼墨山水的意境。而通过与全球的制作团队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个问题。还是以电影为例,近几年中外合拍片渐成气候,中方的资金与故事、外国的制作团队,配合得越来越娴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中法合拍的《狼图腾》,是15年来在法国取得票房最高的中国电影之一。更不用说当年的《卧虎藏龙》,虽然由李安执导,背后却是好莱坞成熟的工业体系做支撑,最终斩获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成为合拍片最成功的典范。
另一方面,从各个渠道尽可能地听取观众的直接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斟酌损益、有的放矢。社交网络或许是最方便接收反馈并与观众建立互动的地方了。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平台用户数量庞大、用户活跃度高,内容传播之后也可以使用工具进行有效的追踪与分析,获悉观看数、到达人数、地区、性别比例等信息。当然最直接的反馈还是来自于网友的评论,我们通过回复、引导评论可以和目标观众建立良性的互动,一是为节目内容的改进收集信息,二是这种互动也可以帮助内容更广泛地传播。
还有一个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忽略的是,对于目标地区社会现状和热点问题的关注。如果对此没有足够的敏感性,就无法将内容与当地观众的情感诉求相联系。没有动之以情,便不能晓之以理,传播就失去了意义。国外媒体在报道中国故事时,往往会选择与当地时事相关、暗合民心所向的内容,例如尼日利亚多年来在处理东北部牧民的问题上颇为头疼,因此其国内最大报纸之一《卫报》报道了中国库布其沙漠治沙过程中牧民生活变化的故事,《卫报》想通过蓝海云传播的这则故事对其观众有所启发;欧洲新闻台Telefriuli意大利频道也是结合了当地教堂修缮的项目,从东西方马赛克艺术之异同的角度出发,报道了蓝海云制作的山西苏氏琉璃的故事。这些都说明,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持对目标地区动态的敏锐的感知力,才能生产出贴近当地观众、具有传播效力的内容。
传播完成之后的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传播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并不是某一个内容播完了之后就大功告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代表了我们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故事在海外获得广泛传播,才能形成集群优势,才能潜移默化,帮助中国获得话语权与文化影响力。而这不断的、深入的传播过程,需要以每次传播完成之后海外的反馈为镜,才能“正衣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国际传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会很多,需要不断的开拓和创新,而悉心听取外界的反馈则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的蓝海云平台正是一直秉持着这一点,坚持与来自全球的优秀制作团队合作,通过各种渠道与国际媒体人、观众积极互动,持续留心地区动态、不断完成自我优化,才让国际传播事业精益求精、越做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