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决以最大的努力,期获最大的效果——明远教育论坛学习第二天
今天上午的安排是两场报告和一个圆桌会议。报告人分别是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马宏女士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女士。


茶歇后的圆桌会议是由顾明远老先生、原美国教育部副部长Susan女士和原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先生带来的高峰对话!

一个团队,就是组织一种让彼此增值的生活。巴蜀小学马宏校长将巴蜀小学教师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做了报告分享。巴蜀小学是一所创思想型的百年老校,改革开放以来持续进行四轮十六年的“创造教育”,2000年以后,持续进行四阶段十八年的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实践。营建教师专业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在教室队伍里面组建互助团队,教师们一起磨课,赛课,在课后提炼出专业反思。

在学科组,组建“阳光互助成长杯教学竞赛团队”,实现跨龄互助;在年级组,组营建班级经营联盟,实现跨学科联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在全学校,启动了“种子教师成长计划”,让一部分老师先成长起来,让老师告诉老师;


在校内外,组建“小学教育巴蜀峰会”工作坊,实现跨单位协同。以坊促研,以坊促团队。

巴蜀小学努力让每一个教师获得身心满足,给予每一个教师个性张扬的尊重,让教师的职业生活,完整平衡,激发潜能。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幸福教师自然是学校最具有建设性的课程资源。就如《巴蜀建校宣言》中所讲,教师的生活安定了以后,便能集中力量,集中精神,对于教育发生兴趣,便会有创造的精神、研究的精神,还愁教育不前进吗?让老师告诉老师,老师便成为了同伴的重要他人;让老师播撒种子,老是便成为了学校的发展基石;让学校提供沃土,学校便成为了老师的坚实堡垒。共同经历,彼此滋养。我们决以最大的努力,期获最大的效果!
第二位分享人斯苗儿老师以《学校教研如何助力教师成长》为题,以学校集体备课为例进行阐述。这是两天以来最贴近一线老师,最接地气的一个分享,从大家的掌声中也能听出备受欢迎!

斯苗儿老师以介入和指导海亮小学备课为实际案例。指导海亮小学数学教师做了两次单元备课教研,前后两次备课的经历,教师实现了视角的变化。期间老师们经历了抗拒、痛苦、恍然大悟到最后的幸福。关于学情,从之前笼统的依据班级学情,优化教学策略,到第二次备课中的诊断学情,制定合理目标,让备课过程真正盈聚集体智慧。斯苗儿老师提到备课要首先要先备学生,老师要做学前检测,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在哪些方面还有疑惑。


斯苗儿老师还提到了4个课堂导向:学生立场,单元视角,有机整合,适度拓展。其中的学生立场与我们艾瑞德国际学校的“学生立场,人在中央”的理念不谋而合。基于学生的视角,让学习过程真正发生,让学生学有所获;基于教师视角,让研究过程真正发生,让教师成长。斯苗儿老师说,课改某种程度上就是“改课”,“改课”的关键还是读懂学生。教师要读懂学生,备课先备学生,甚至要有计划的把学生姓名写进教案。让教研活动更有意思,更有意义!
在圆桌会议上,顾明远先生再次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认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全身心投入。
第二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修炼,不断学习,不断反思。
第三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收获,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是同步发展的。
今天论坛,顾老还首次提出教师成长的五项修炼:意愿 锤炼 学习 创新 收获
原美国教育部副部长susan女士也给出了我们宝贵的建议:继续高度关注教师。继续高度关注教育,继续高度关注孩子。为老师创造安全、舒适的共同学习成长环境。

原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先生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给了三点建议,1.教师要有优良的师德风范,向上有爱心,爱学生,爱满天下,有担当,有责任。2.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对所教学科的整体把握,能把书教薄。3.教师要学会怎么教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后面的能力和价值,让学习真正发生。

最后顾明远先生总结到,教师成长点主要靠课堂,把课堂教育搞好,上好每一节课,然后课内课外结合。教研员介入学校和教师群体,帮助老师共同成长。

这让我想到就在上周我们数学组的开展的小组建设教育沙龙,和高新区数学教研员钱水征老师在一起磨课和评课,这不正是艾瑞德教师共同体互交流互成长的实践案例吗?这样一个自组织、自运转、自传播的共同体,老师们互相分享,互相碰撞,共同创新,我们决以最大的努力,期获最大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