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兴趣
社交兴趣
今天听了吴伯凡老师关于社交兴趣话题,感触尤为深刻。
现在对内容做一些总结:
社会兴趣指对社会怀有积极的看法,并且对增进社会福利怀有强烈的兴趣。相信自己能与他人友好合作以实现共同增进社会利益的目标,并能与大家一同造福社会。
社会兴趣不仅是对所爱的人、亲密的人有直接的感情,而且是对周围的,包括陌生人都有一种不抱直接目的、不会因为某个直接的原因而具有的那种感情,还有他对现有状况的认可、和对未来状况乐观的憧憬。所有这些加起来才叫做社会兴趣。
那怎么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兴趣是否健全和充分呢?
看他的思想中是否是给予 > 索取。
在职场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会说领导不和我沟通,我就不和领导沟通;领导不认可我,我就不好好干;领导不鼓励我,我就不好好干;我不开心都是因为领导不会哄我;完不成任务都是别人的原因;做错事希望大家不要小题大作;不上进,抱怨公司氛围不好等等。他们始终希望“所得”大于自己的“给予”,这样的人就是社交兴趣不健全的人。
所有的失败者——神经症、精神病、罪犯、酗酒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
一个人是否具备社会兴趣,不完全取决于自己,有时候,他早年生活中的阴影会妨碍他社会兴趣的发展,但是,对一个已经成年的人而言,如果他总是把自己缺乏社会感的责任推给家庭和社会,他就无法弥补自身社会感的缺乏,他未来的生活幸福和心理健康就很难有保障。
那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兴趣呢?
曾国藩说:”每遇幸事,常念天之过厚与我。”
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要领受的东西。”
这些话都在说明社会兴趣的关键是:希望自己的给予大于自己的所得。
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2017 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是千禧一代,我们会出于直觉和本能发现目标,仅仅发现目标还不够。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挑战,是创造一个人人都能有使命感的世界。创造一个每个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的三种方法:一起做有意义的项目;通过重新定义平等,使每个人都有追求目标的自由;在全世界建立社群。”
他这段话的核心内容表达了一个思想,我们要为整个社会负责,让它变得更加美丽,也就是要尽可能的参与社会协作中,给予要大于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