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那日同学聚会,有人说起ZH,说他现在很落魄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可怜。
似乎是在哪里里做保安,有次与人发生冲突,被打伤了腿,便想向他打听,找当了市长的同学帮忙解决问题。
那同学也不知晓市长同学的电话,表示爱莫能助,也不知后面是否找到市长去解决问题没。
提到ZH,大家自然而然便又提起涛老师,那个教书一级棒,最后却被小人ZH害惨的语文老师。
大约是高二分班时,语文老师换成了涛老师,刚来时我们不知轻重,仍习惯性地翻开书本等待老师嚼喂知识。
但老师讲的东西似乎和课文无关,因为课本上压根找不到答案。但又似乎与课本有关,因为他讲的东西全是课文内涵的延展。
比如讲巴金作品,他要问我们,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什么?爱情三部曲是什么?抗战三部曲是什么?
那个年代哪像现在,百度一搜啥都出来了。那可是需要我们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去看一些课外书才能回答出来的呀!
于是逼着我们周末就扎进图书馆里去海量的阅读,每次他一提问,大家都把头压得低低的,生怕他叫到自己。但偶尔回答对一次他的提问,竟感觉像是中了状元似的无上荣光。
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我们几乎把鲁迅的作品都找遍了。他还从他的姓氏名称里边给我们讲了诗经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故事。
涛老师讲课还有一个特点,虽然讲的是方言,但他特别会造势,现在想来,应该就是绘声绘色罢。但就是这样的故弄玄虚,反倒让我们更加细心倾听,心怕漏掉一个字。
每当他讲到关键时刻,他从不扬声高亢,反而突然放低声音,降低音调,弯腰放矮身体,用一根食指放在嘴边,似乎在跟谁在说悄悄话般地耳语:
激流三部曲是什么?家、春、秋!爱情三部曲是什么?雾、雨、电!抗战三部曲是什么?火、寒夜、栖园!
就这样,我们在他的引导下,感觉语文越学越有味也学得更有劲。但也有人不以为然。ZH便是其中之一。
ZH是一个成天闷声不响谁也不知道他脑瓜里到底装着啥的男生。因为成绩一直垫底,班主任把他放在第一排,大概是希望他能多听课,快提高。
只是他肯定从来也不会这么想,照样坐在第一排做他的春秋大梦。
有一次好像涛老师恰好提问到他:屈原为什么会跳江?他站起来半天没说一句话,最后憋出来一句:不知道,反正不是我推的。
这答案顿时引起全班哄堂大笑,也把涛老师弄得面红耳赤,但他再没看ZH一眼,却转身给我们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讲到了周恩来的“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最后讲到激动处,得出结语: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少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都是国之栋梁,切不要做一天无所事事的小市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下课后,那ZH竟然吹胡子瞪眼睛地将课桌猛地推到,书包里的书本洒落一地。他骂骂咧咧地收拾好东西,大意是老师说他是小市民,他就得去当个小市民,然后竟挎上书包扬长而去。
从此ZH似乎和所有老师都杠上了,迟到早退打瞌睡,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班主任怎么劝都无济于事。
更可怕的是,当高考成绩出来后才得行,ZH语文考试竟然交了一份白卷上去,我们所有人语文都考得相当不错,可他这样一拖后腿,班上的语文总分就拉下来了。
后来才听说,涛老师因此事被降职降级并边缘化,原来还是全市特级优秀教师,后来却因此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这一切,居然都是拜一位心胸狭窄的学生所赐。
这学生对涛老师心怀怨恨,居然用了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报复打击,但同时也反噬到自己。
高考后他便逃之夭夭,害得涛老师受了好些年苦罪!当然,他也没考上任何大学,成功地成为真正的小市民。真是害人又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