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犯罪手札法律

同性恋文化与犯罪学研究

2017-11-30  本文已影响157人  面试念念不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性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在这种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显示其在犯罪方面的危害性。本文以同性恋文化和犯罪学的概念开始,介绍如今同性恋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典型同性恋案例的介绍,揭示同性恋犯罪的成因,最后呼吁社会关注同性恋者,减少对同性恋者的歧视,理性的看待这种文化现象。

一、同性恋文化和犯罪学的概念

(一)同性恋文化的概念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那些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被称为同性恋者。

(二)犯罪学的概念

犯罪学(Criminology)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广义上还包括专门寻找犯罪行为出现的实际原因,以提供一个方法减轻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从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同性恋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呈现的社会问题,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但这种文化现象是自我身心发展和缺少社会正确引导所造成的。所以关注同性恋文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对于控制和引导该文化现象是很有必要的。

二、同性恋文化发展现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3900万-5300万左右的同性恋者,占总人口的3%-4%。目前,全球有40个左右的国家同性婚姻合法,70个左右的国家将同性恋视为疾病、犯罪,7个国家将同性恋判为死刑。据前几年美国学者不完全统计,全美有11万-54万未成年人同性恋流浪街头,死亡占其中一半,全美大约有将近100万左右的同性恋。全世界同性恋者超过2亿。

根据以上数据和图片,可以明显感觉到同性恋现象的普遍性,同时同性恋人数呈现增长趋势,但是这种现象也遭遇到了来自自身、家庭、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可以说遭遇到了歧视和不理解。同时也是由于我们对同性恋文化现象的不了解,不关注,只是带有一种偏见,此外来自社会压力的增长,以及家庭教育的关注,导致了这种现象的畸形发展,从而是同性恋文化与犯罪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极大的破坏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同性恋犯罪典型案例

(一)李义江连环杀人案

李义江照片

李义江,新疆人,北京理工大学学生,1994年至2003年期间,李义江因为性纠纷先后杀死七人。2003年8月9日,北京警方披露了一起连环杀人案,这是发生在本市的一起罕见的心理变态者故意杀人案。一名疑有同性恋倾向的男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先后杀害6名男子,并残忍地将对方的生殖器割掉。

(二)周友平杀人案

周友平受审

周友平,面容姣好,行为举止,与淑女无异。就是他,通过邀约男性同好玩性虐恋(也称SM)游戏,诱导受害人上吊自杀,而他则在旁边观看,之后悄然离去。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因性虐恋致死人数最多的一起案件 原来,从2009年9月起,周友平在一个同性恋网站上疯狂发帖找“奴”:寻找23-40岁之间的北方男性,能够玩窒息的就可以了,有丰厚的报酬和工资。一时间应征者无数。   

这个追求窒息性快感的性游戏有个“游戏规则”:让人在半空悬空吊着,如果在十多秒内没人救的话,就会完全进入窒息状态而死亡。周友平说自己知道这个游戏的危险性,所以自己从来不玩上吊,却喜欢看着别人玩。而他常在满足了自己变态的欲望后转身离开……

(三)青海破获同性恋卖淫案:99名卖淫人员遍布全国

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分局破获利用网络进行的男同性恋卖淫案,与此同时,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全国99个同性恋招嫖卖淫网站。

从这三则典型案例,因为同性恋原因导致了犯罪现象的产生,牵涉到的罪名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淫乱罪,组织卖淫罪等。这些犯罪都是重大刑事案件,严重危害着社会发展,以及影响个人身心的健康。所以研究同性恋文化形成原因,对于预防同性恋犯罪,保护人民具有重要作用。

四、同性恋犯罪成因

(一)先天遗传因素

只有极其少数的同性恋是遗传基因因素引起的,即生理上的染色体的构成导致,是可以通过DNA鉴定出来的。

(二)后天因素,如社会、家庭环境、文化和心理等因素

同性恋者的父母未能为其子女提供适当的性别角色榜样, 因此其子女的性别自我认定就不完全。如:亲密亲切型母亲不恰当地取代了父亲的角色,反对男孩中常见的粗鲁莽撞行为,而鼓励更富于女性化的活动。另外,父母婚姻的不幸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早期性经历早年的性经验,尤其是首次性经验,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如果按照个人性格发展史的时间顺序看,童年环境的影响当然在前,而青春期经验在后;但是二者相比,后者在同性恋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绝不比前者小;在许多个案中甚至比童年家庭环境的影响更强烈。

(四)性教育被忽视同性恋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青春期性发育而出现的一系列涉及两性的心理及行为,而家长往往“谈性色变”,更别说给孩子进行性教育了。孩子只能通过自身切身感受和网络等媒体“自学成才”。

(五)特殊的性经历、伙伴群关系、偶然的机遇 伙伴群关系,偶然的机遇,以及特殊的性经历,如童年时受到同性恋者的诱惑或者性暴力等等事实。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并不能完全概括同性恋文化转变为犯罪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从社会,家庭,个人身心发展来预防和引导同性恋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减少同性恋犯罪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和不利影响。

同性恋并不是什么病态,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我们不能因为大多数人选择了异性恋的生活方式,就认为同性恋生活方式是病态的。各人有各种人的活法,对于同性恋这一亚文化,也应当如此看待。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性取向自由,只要个人感到幸福,不违法不犯罪,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就好,也理应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