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浅析系列之《孟子》体悟岁月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上)第十五节

2020-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霜月洞天

前言:此节内容,概括中心思想为:从心者,君子也;从身者,小人也。

说明(译文):

此节,若是大家自己去看译文也能和我一样概括出这样的中心思想。

孟子弟子问孟子:同样都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君子,有的人却是小人呢?

孟子回答:满足自己身体中重要部分的需求的是君子,满足自己身体中次要部分的人是小人。

又问:同样都是人,有些人满足身体的重要部分,有的人却满足身体的次要部分,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耳朵等器官是不会思考的,而其又与外物相似,都称为“物”,物物之间难免有重叠之时,而在这时,外物就会对人体的物质感官造成影响(伤害),把人引向不好的地方。然而,心这个器官是会思考的,人一旦学会思考,那么就不会被外物引诱,这样就可以慢慢成为君子了(此时,是真正的人格高于物格的时候,也是不被外物左右自己生活的时候)。

赏析1:

为什么说耳朵、眼睛之类的算是物质感官?

以《心经》中的一句话来说,即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句中的名词一一对应,色声香味触法即是代表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而我们通过我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这些外物的存在,那么耳朵、眼睛之类的感官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物质感官。

物质感官又被称为欲求感官,我们需要用眼睛去发现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我们需要用耳朵去倾听周围的声音……。然而,如若我们没有把控好这些欲求感官的度,我们会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听到不该听的东西,嗅到不该嗅的东西……,而这些不该,即是对人类的引诱与伤害。

换言之,人类若一直跟从自己的物质感官(欲求感官)无休止、无止境的前行的话,总有一天会步入万丈深渊,不得翻身。也即从身者,小人也(极限跟随自己的身体欲求而行事的人,最后惹来身死的下场。连人类的身份都无法继续,无关乎所谓的君子或是小人了(提: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第十三章》)。点:就孟子与老子之言相合得出:若要让自己成为君子或是让自身身存,就不能先考虑或过分考虑“身”的问题,就得以“先立乎其大者(先把心这样的重要器官树立起来)”开始修行自己的日常,也即修心排在修身之前)。

的确,看似“先修心后修身”这句话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但其中的核心是不会变的——用修心的方式知晓自己日常的底线与高压线,在这两条线之间合理的生存,若碰触到底线,则会步入万劫不复;若碰触到高压线,则会先被触电身亡,随后再掉落深渊。

赏析2(从心者,君子也。):

我们把不被外物影响的能力称之为定力,人若没有定力,则与外物无异(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换句话说,人类不是万物的主宰,万物也不是人类的主宰,人类与外物的合理关系,理应像君子之交那样淡泊如水。

而,定力,是由良好的判断、认知、选择、思考习惯养成的一种能力。然,做出这样的判断与选择的即是我们的内心。

引申:

从身者与从心者,在选择的开端就已然是两条平行的路,没有交集,也不会相互倾轧。从身者一天到晚只专注于自己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从心者其生活中不单单被物质生活所充斥,更多的来自于内心给予他们的真正满足感,而这些满足感,就是他们日后成为君子的前提条件之一。

此节关键就在于对“心”与“身”的认知,好比前一节中“大”与“小”关系。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许只有把心放下来,才能至少不选择“从身者”的道路:当心被真正放到某个程度之时,你会发现生活本就如此,到底是心为重还是身为重,当你有了这样的思考的时候,心的分量被有意的提升上来,虽然还不能和身平起平坐,但至少也给了心一个机会——重新思考一下,生活中到底是“从心”为重还是“从身”为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