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独行成长日记

借爱勒索,是勒索,不是爱

2019-06-03  本文已影响7人  追梦的雪子

这几天郎朗结婚的事情频繁刷遍各大新闻头条,在如潮水般涌向他的祝福声中,有异样的声音在敲响他的琴键,那是来自于他爸爸虎式教育的言论。

A.朗朗和父亲

你耽误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练习,这两个小时你永远也找不回来了!一切都毁了,你没理由再活下去了!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了我的生活!你妈为了你拼命工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个人都指望着你。你不能灰溜溜回到沈阳!人人都会知道你没考进音乐学院!人人都会知道你的老师不要你了!死是唯一的出路!

这是在郎朗自传中提到的,与父亲郎国任之间发生的一次激烈冲突,如果不是郎朗本身性格开朗,抗压性极高,那一次的惊心动魄的爆发足以毁掉这位音乐家。

B.董卿和父亲

董卿父亲的严厉是出了名的,她曾在节目中评价了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方面,父亲严苛的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和忍耐,让她敢拼敢闯能吃苦,最终站在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实力主持人之一。
另一方面,父亲对董卿过分严厉,忽视了她内心的感受和对爱的需求,导致她感受幸福的能力极差。

从小到大,父亲几乎从不夸奖、鼓励董卿,父亲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她做的每一件事。

即便是在餐桌上吃饭时,父亲也总是在挑毛病,说董卿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董卿常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
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亲的认可,这使得董卿从小极度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直到现在,董卿坦言自己依然极度缺乏安全感,对自己十分苛责;对待工作,不允许自己出半分差错。无论工作做得多出色,她都永远对自己不满意。

董卿说她小时候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着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却总是无法令父亲满意。

这使得她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极其痛苦、压抑,她曾在阳台上一遍遍地写下“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C.卡夫卡和父亲

再说说卡夫卡的故事,我曾经读过卡夫卡的《变形记》,小说里一个片段让我惊悚无比:

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条虫……

读懂卡夫卡后,才明白,《变形记》里完全失能的一条虫,就是卡夫卡面对父亲暴力统治的精神状态。

多年后看到卡夫卡在《给父亲的一封信》里说:

我的世界分成三块:
一块儿是我身为奴隶,活在一堆永远无法达成的命令之下。
一块儿是不断对我下命令,而且永远在批评我的父亲。
第三块就是全世界那自有快乐的人……
我永远生活在耻辱之中,遵从你的命令是耻辱,因为你的命令是针对我一个人设置的;反抗你的命令更是耻辱,因为我怎么可以反抗你?如果我遵从命令而做不到,那就是因为我不及你的体力,你的胃口,你的技术,而这就是耻辱中的耻辱了。

卡夫卡的父亲为他立下了许多规矩,而自己却不在规矩里面。

卡夫卡想喝水,其实是想引起大人的关注,却被父亲丢到阳台反锁,或被整夜丢弃在外面。
卡夫卡想分享喜悦给父亲,却屡次遭到嘲讽。更不敢提及委屈,会被斥责或当众羞辱。

卡夫卡经过这样的童年后,变成一个不开口的人。而巨作《变形记》里,就影射自己逐步失去人的能力的过程。长大后的他用写作的方式释放自己,摆脱父亲的掌控,写作变成了他的人生防空洞。

这些父亲都有一个共病,他们都以爱的名义,将自己专制独裁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就像一个茶壶在给杯子倒水,不停地倾注,不停地倾注,不管杯子是否容纳得下。

借爱勒索,是勒索,不是爱

还好,不管是郎朗,还是董卿,还是卡夫卡,他们都被他们的父亲逼出来了,没有自杀,没有抑郁,反而成功了,这恰成了许多虎爸教育孩子的典范。

我们不禁自问,这是父爱吗?这是孩子们愿意接纳的父爱吗?

借父爱为名的,爱的勒索,它是勒索,不是爱。

但他们所不知,太多的悲剧在那些不知名的人群中不断重演,有多少孩子能够抗得得住这种虎式教育的压力,冲出人生的栅栏,灼灼生辉。

我们再来看几个名人的故事:

D.林清玄和父亲:

林清玄从小立志要当作家,还挨过父亲的一巴掌。父亲问他长大要干什么,林清玄说要当作家,父亲问作家是干嘛的?林清玄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写字寄出去,人家就把钱寄过来。父亲很生气当场给他一巴掌,骂道:“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如果有这么好的事情,我就先去做了,不会轮到你了。”
  林清玄还有一个志向,长大要去环游世界。他小学五年级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给他一本世界地图,林清玄很开心。有一天,他打开地图看,正好翻到埃及那页,边看边感慨世界的辽阔,想像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埃及艳后。
  那一天,轮到林清玄给家人烧水,父亲走出来问他在干什么,林清玄说在看埃及的地图。父亲过来就是一巴掌,看什么地图,赶快生火。父亲走开之前跟林清玄说:“我给你保证,你这辈子绝对不可能去到埃及那么远的地方。”
后来很多朋友问林清玄为什么到埃及,他说因为他的生命不要被保证。不过,去过很多国家以后,林清玄却觉得家乡旗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林清玄有个好妈妈,在他的文章里,在他的字里行间,随时都有他对妈妈爱的表达。可见林清玄是幸运的,来自于爸爸简单粗暴的教育给他的伤害,在妈妈慈母般的理解和关爱中被悄悄抚平。

但我们的大作家,张爱玲就没有这么幸运。

E.张爱玲和父亲

张爱玲从小母爱遗失,父爱更是凉薄。我在看张爱玲的人物传记时,对她这一段描述,特别记忆犹新。

在这一刹那间,一切都变得非常明晰,下着百叶窗的暗沉沉的餐事。饭已经开上桌了,没有金鱼的金鱼缸,白瓷缸上细细描出橙红的鱼藻。我父亲趿着拖鞋,啪达啪达冲下楼来,揪住我,拳足交加,吼道:“你还打人!你打人我就打你!今天非打死你不可!”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动了,我坐在地上,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终于被人拉开……

张爱玲在《私语》中,对这段描写之所以会如此不惜笔墨,是因为这是他生平最大的一次羞辱。父亲的拳脚相加,彻底粉碎了他对这个家最后的一点不舍,原本就薄弱的亲情在此刻荡然无存。她在这个迷茫的世界,需要冷漠与之对抗,甚至连恨都需要勇敢,需要力气。

父亲扬言说要用枪打死她,张爱玲被监禁在空房里,这座她出生于此的房舍,承载了百年风霜的老宅,如今变成一座禁锢住她自由的监狱,关了她近半年,任由她被病痛折磨,随她自生自灭。

张爱玲最后逃了,在一个隆冬的夜晚,她像一只受伤的囚鸟,逃离了绝境,从此与她的父亲天涯陌路,决绝此生不复相见。

在当今的社会,张爱玲父亲的行为已经触犯刑法,他表达父爱的方式更是一种变态的虐待。

F.伯格曼和父亲

著名的瑞典导演伯格曼就是一个从小在惩罚中和羞辱中长大的孩子。

伯格曼尿床了,父亲让他穿上一条红色的小短裙,一整天来做罪行示众;他犯了错,要求他自己扒下裤子趴在褥子上,接受大人的施刑。
罗格曼幼时最恐惧的惩罚,是被关进一个黑暗的厨子里去,那个厨子里,大人恐吓他说,养着一个专门吃小孩脚趾头的怪物,犯了错的小伯格曼被送进去,使命抓住里头的钓竿,勾起脚,整夜不敢放手,就怕脚趾头被怪物吃掉。

在父亲的高压教育下,伯格曼哥哥的意志力,被父亲生生“折断”;妹妹则变成一个彻底乖顺没有自己的人;而他,自己说做了一个“大说谎家”,以蒙骗和伪装来保护自己。

这样的父亲带来的后果,是伯格特与他终身拒绝和解,这种伤害已经嵌入到他的血液和骨髓里。

我们不禁再问,这是父爱吗?Oh,不,这是爱的勒索,是勒索,不是爱。它造成的伤害,是父子间一道无法横越的鸿沟。

在我熟知的名人中也有这样的父亲,和母亲站在同一阵线上,用尊重和接纳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

借爱勒索,是勒索,不是爱 G.三毛和父亲
三毛从小是一个“古怪”的孩子,她曾不止一次提出,对一部日本童话《河童》的喜爱。所表达的观点是每一个孩子出生应该由自己决定,倘若他不想来到这个世界,那他可以选择不来。
三毛从小是个性情倔强的女孩。她自己改名叫“陈平”,长大后又改名为“三毛”。喜欢逗留墓地,黑暗中去嗅灵魂的味道。
三毛还有许多古怪的地方,她爱看屠夫宰羊,不合群,不说话,喜欢接触一些奇怪的人和事。在老师的眼里,这个瘦弱的小女孩的眼睛里,总是流露出与她年龄不符的神情,封闭而忧郁。

其实在幼小的三毛心里,一直都渴望的东西是被肯定重视和赞许。但当时的教育现状是,课业的繁重,考试竞争带来的压力,还有来自老师的鞭子和各种体罚,那是一把把悬在头顶的剑,让三毛那如彩虹般美好的梦想碎了一地。

她曾经写过一段文字:

一群几近半盲的瞎子,伸着手在幽暗中摸索,摸一些并不知名的东西。

所以三毛选择了逃学,选择了自我封闭。她要求父亲在卧室窗户外面加上铁栏,并固上加锁,形成了心灵的牢狱,也成了现实的牢房。

起初还能和家人同桌吃饭,偶尔说说话。但当话题触碰到学校时,便崩溃了,她自锁于房间不出来吃饭。父母亲只能每天将饭送到三毛的卧室中。她们用自己最大的爱去包容三毛,给予心灵的慰藉。
父亲平静地给三毛办了休学手续,报私学,学插花,陪她海边散步,聘请家教学画画,后来鼓励三毛从自己最爱的文学上发展自己,让三毛找到了新的自信,回归人群。

7年,长达7年的休学生涯,没让三毛像其他自闭孩子一样,在绝望中死去,反而拥有后来那么多年精彩的人生。源于她的父母亲,不离不弃,不怨不责,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快乐起来,享受生活,看看这个没有真正领略过的美好世界。

这才是爱,真正的父爱,最暖心的父爱。

H.龙应台和父亲

记得龙应台,在她的《目送》里描述一段和父亲的情景。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感言:父亲心中最大的难堪,就是给儿女丢脸。他们背过身去,独自背起那压弯了腰的不舍和牵挂。

父爱给予龙应台的不仅是知识学识,还有那源源不断爱的能力,才有了龙应台《目送》这本书的问世。她的文章在莘莘学子们手中传递,她对父亲浓烈的爱也在感染着新一代年轻人,也濡湿了我们的眼晴。

所以我们在陪伴我们的孩子时,不要赐予可爱的他们爱的勒索,应予以建立在尊重和理解上的最宽容的爱。

借爱勒索,是勒索,不是爱

文|雪子 (原创)

和孩子一路撒下花瓣,会拥有一座花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