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与TMD
最近有两个黑话很流行,一个是BAT,一个是TMD,这两个互联网行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江湖黑话,非互联网江湖人士常听得一头雾水,没文化的干脆蒙圈,有点文化的在心里犯嘀咕,这些个家伙说的那些事情关球拍、或者蝙蝠啥事呢?而TMD不是TMD骂人的吗?
20多年前,一个公司老总差点被集团总裁用书砸(我也差点被砸,这个很丢人的历史大家就不要翻了),因为在开会的时候他对总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对企业的规划与发展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汇报,其中他高频率地用到CI这个英文缩略词,总裁突然冷不丁问他CI这两个英文字母是什么意思,奔流不息的河水突然就冰冻了。
CI或者CIS不就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略词吗?老老实实用中国话说就是:企业识别系统,包括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体、色彩、象征图案、标语、吉祥物等方面的内容。总裁是洋硕士,管理着好几个国际化很高的企业,当然对CI的含义非常熟悉,但是那个差点挨书砸的老总是国企出来的,极少接触过洋文,他肯定知道CI代表什么,但是让他做个名词解释就太勉为其难了。
在一些经济发达区域,英文缩略司甚至英文词汇大量被使用,注意,是英文缩略语与词汇被大量使用,不是英文被大量使用,即使在外资企业,毕竟能完全使用英文沟通的人还是不多的,一般的外资企业里工作语言还是中文,只是在中文语言的句子里大量夹杂英文缩略词或者英文单词,比如idea这个词,在上海滩简直已泛滥成灾了。
官方曾对中文出版物大量充斥英文单词或者英文缩略词进行了革命式的无情批判,但是我认为有些东西靠抵制是抵制不了的,英文缩略词其实它就是一个符号,简单明了,容易记,比如上面的CI,两个字母就代表了后面一串的内容,多环保,再比如你说USB,大家都知道啥东西,你非要说通用串口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反而听起来很别扭。再比如DNA,一听就大致知道是那个基因有关的东西,你非要说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那就太拗口了。什么MP3、CD、VCD、DVD、SOS、IOC、OA、CAD、BRT等原理是一样的。
既然抵制不了英文缩略词甚至英文单词在中文语境中的流行,如何避免挨书砸才是关键,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看报,紧跟时代的步伐,免得人家说最近TMD很历害,你说能不能TMD不说废话,到底你说谁TMD的很历害?那就有点尴尬了。
注:
1、BAT是百度、阿里、腾讯三家互联网巨头的简称。
2、TMD是今日头条,美团,滴滴三家发展强劲的互联网公司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