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小史
转自历史
转载人:黄元香
作者:田原一君
“实质上,一切历史的形成,都是从一次解放走向领一次解放。
——赫尔岑”
大约500万年前,在东非热带大草原,或在亚洲南部的高原,或在欧洲的森林里,生活着人类的始祖——猿人。
他们的大脑起初并不比黑猩猩发达,但却因后来学会了直立行走、上肢闲下来掌握了更高级的狩猎和手工,才使得大脑开始进化、智慧从中涌出、他们越来越聪明。
大约50万年前甚至更早,亚洲、欧洲的直立猿人学会使用火。
在冰河时期,猿人们用火取暖、用兽皮缝制衣物驱寒,才没有像其他动物那样灭绝。所以,是火让人类文明得以继续发展,是火点燃了人类的文明之光。
猿人们为了把自己赖以生存的方法和手段流传下去,创造了语言。
语言是猿人们进化思想和智慧的重要工具,是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符号系统,它让猿人成长为了“智人”。
起初,交流的语言是肢体动作、象征性的声音,但随着智人对它的要求和需要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语言变得更加形象、更加规范。
从简单到复杂,语言成为智人适应环境、获得思维、继承文明的宝贵财富。与之而来的是文化的产生。
文化,是认知、实践、精神建设与技术的总和,而其中较先进、科学的部分,就是文明。
从此,人类终于与动物界告别,成为追求除生存需要之外的、拥有无限创造力的高等生命。
狩猎大型动物让人类学会了协作、形成部落,耕种却让人类开展社区建设始、习惯定居生活。
稳定的生活,让人类又了更多交流和发明创造的时间,语言和文化因此更加丰富。
以水为脉、以农为根的时代悄悄打开城市文明。人类聚集在可以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大河流域,使得中心化生活越来越明确和显著。
城市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撕开了一道意想不到的缺口,人类的生活方式从此发生了巨大改变。
商业兴起、阶级分化、各行各业蓬勃兴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随宏伟的建筑一同,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铁器姗姗来迟,文字应运而生,人类的生命活动更加丰富多姿。
语言从具体走向抽象,文字在几乎6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所谓文明史,就是阶级化社会中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古埃及和亚述等地的文字以及苏美尔人的锲形文字都已失传,只有中国的象形文字,从甲骨文到钟鼎文,从篆书到隶书,从楷书到行书和草书,流传至今,保存完美。华夏人民的智慧和辉煌是人类历史中的伟大奇迹!
文字的火种照亮四方,五个古代文明中心让城市文明更加灿烂。
然而,以金字塔、木乃伊、天文学和数学著称的埃及文明,城市文明以达高水平的印度文明,建有精美宫殿庙宇并已用人工灌溉系统务农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及神秘的代表人类文明高峰的玛雅文明却从历史上消失,只有华夏文明延续至今。
公元前2000年~1000年左右,爱琴海地区产生出爱琴文明和希腊文明,著名的荷马史诗以及特洛伊城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物,其历史作用与伟大之处令人心生赞叹。
公元前1100~800年的荷马时代的古希腊,处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的阶段,部落实行军事民主制,随后又建立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城邦。
除了古希腊人攻打特洛伊的著名荷马史诗和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荷马时代的古希腊哲学、文学、艺术以及数学、天文学影响着世界,为之后欧洲文明和世界文明创造着不朽。
古希腊文明之先进注定将漂洋过海,它漂到意大利半岛,孕育了古罗马文化。之后,强大的共和制罗马城统一了意大利,在公元前200年,征服了整片地中海,建立了万众瞩目的罗马帝国。
与此同时,中国正处汉朝,丝绸和四大发明陆续传到西方。
公元前64年,野心勃勃的罗马人再次让世界看到它的残忍。他们闯进西亚的犹太区,实施烧杀抢掠,无数反抗以失败结束,无数犹太人民被钉在鲜血淋漓的十字架上。
由此,“救世主”耶稣的故事从民间流行起来,由亡国之痛发泄而出的迫切与精神渴望让基督教迅速盛行。基督教先在平民间流传,后进入上层社会,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甚至影响整个西方。
宗教推动着文明,也摧毁着文明。自基督教占据统治地位起,在近千年的历史阴影中,它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了禁锢下层人民思想的工具。
商人穆罕默德在61年左右组建了伊斯兰教,他大肆宣传以安拉为宇宙之神的伊斯兰教义,自称先知使者,并要求信徒做五善功。
信徒的力量强大到让人无法想象。他们竟然征服了阿拉伯半岛,冲到亚非欧,成就了阿拉伯帝国。据说其盛况可以与中国的盛唐时期相比。
伊斯兰教是人类文明中的一块文化瑰宝,其广泛吸取埃及、美索不拉米亚、伊朗、希腊、印度等文化,与渐渐变质的基督教相比,充满宗教特有且微妙的生命力。
资本主义曙光出现在中世纪基督教封建神学行将就木之时,意大利杰出诗人但丁,以一本《神曲》打开了让文化思想从宗教解脱、让人文主义光辉冉冉升起的大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文艺巨匠在这一重要时期为人类留下了众多不朽名作。
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16世纪的英国在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所产生的灿烂文化,呼唤社会平等的《乌托邦》以及发扬人文主义美好的莎士比亚戏剧,是这一时期留下的宝贵文明财富。
地理大发现时期(15世纪到16世纪),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麦哲伦完成了他的环球之旅。欧洲资产阶级走上了殖民道路,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毁灭了美洲土著文明。
与此同时,自然科学孕育了新的哲学思想,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将人类的思想推至新的高峰。
16世纪到18世纪末,是资本主义文明步入世界的关键时期。
大量发明创造在欧洲鱼贯而出,协同天文和地理知识阔步向前。
英国的“毛纺工业”成为民族工业,商业与走私、掠夺、海盗、奴隶贩卖联系在一起,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和思想基础。
16世纪的尼德兰革命推翻了西班牙统治,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敲响了欧洲封建统治的丧钟,一系列的革命拉开序幕,资本主义文明时期总算到来。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不多数百年,却以超凡的生产力加快着人类财富的积累。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时代,以内燃机、电气为代表的大工业时代,再到以原子能、微电子和计算机、生物工程、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科技时代,资本主义文明几乎让物质财富一夜间硕果累累。
可是,文明进程并不能用物质财富的积累来衡量,精神文明进步对人类也同样重要。
资本主义虽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但却无法根治其内部由压榨人民、掠夺人民而滋生的腐朽痼疾。它创造的文明,虽然辉煌,但仍然无法摆脱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文明旧臼。
20世纪,是人类高度毁灭地球、战争大爆发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让大规模剥削、大规模掠夺、大规模创造、大规模享受和毁灭的迷惘时代悄然结束。
战后,人类为了重建美好家园,不断反思,不断寻找,终于让共产主义萌芽。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在1919年10月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在二战后发展为10多个国家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
然而,社会主义并不成熟。不成熟的原因是缺乏民主和开放。
1991年初,僵硬的经济和政治模式,让苏联人民不得不放弃。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从此灭亡——新的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社会主义会从废墟中站立起来——文明之光,会在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公平公正、科学理智的社会制度下发出不灭的灿烂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