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是追问意义,去做意味着一切。
文/维琪Vicky
“那些人,他们坐在特快列车里,却不知道他们要追寻什么。所以他们很烦躁,不停地绕圈子……”
《小王子》里的小王子如是说道。
01
《小王子》,是我一直特别珍爱的一本书,它用孩子般的口吻,倒尽了成人世界的浮躁和荒凉,以及让我们看清,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它是一本写给成人的童话,每次读,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里面有一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的叙事者主人公,在沙漠里飞机失事的第八天,喝光了最后一滴水。
“我也渴的……我们去找水井吧……”小王子说道。
在广袤的沙漠里漫无目的地去寻找水井是很荒唐的,但他们还是出发了。
他们默默地跋涉了几个小时,然后夜幕降临,许多星星开始闪烁。
“这些星星真美丽啊,因为有一朵我们看不见的花……“
他们坐在沙丘上,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然而在静寂中却有某种东西在发光……
“沙漠也很美丽,因为它在某个地方隐藏了水井。”
主人公突然明白那沙地里的神秘光芒意味着什么,心里惊奇不已。
于是他们不停地走着,黎明时终于找到了水井。
“我好想喝这水,”小王子说,“给我喝吧……”
他闭着眼睛喝了水,它像节日般甜美。这水确实不是普通的饮料。它来自星空下的跋涉、辘轳的歌唱和主人公双手的力量。
它就像礼物,对心灵是有益的。
02
我喜欢读书。
对各种各样的名著小说,有更多的偏爱。
从大学开始,到现在,每当有闲暇,就去找各种书来看,几年下来,读过的经典,估计也已经上百本。
就像《岛上书店》讲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每本书,都为另一个世界凿开了一个洞,让我们透过这个视角,去和故事里的人对话,去看他们的成长际遇,他们的悲欢离合。
就这样,我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故事里,或感慨,或唏嘘,或暗自流泪,或拍手叫好。
但是,总是有很多人跑来问我,你这么做,有什么用?你看了这么多书,有什么意义?
是的,看了这么多书,好像也没给我带来多大的好处,甚至没有任何的收益,反而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钱财,因为我需要买书。
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以前读过的很多书,情节和故事都已经忘光了,就算记得的,故事离我的生活,也有十分遥远的距离,而且大部分还是小说,没有什么实用性,那么,它究竟意义何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找不到答案。
那些看我张嘴结舌,回答不出个所以然的,都心安理得地去玩,去刷朋友圈,去看剧了。
心中暗自侥幸:反正看书也没用,反正看也看不下去,干嘛浪费时间,自讨苦吃,难道床不舒服吗?手机不好玩吗?
恩,我也觉得床舒服,手机也好玩。
当然,每个人生活的方式各有所异,选择也大不相同,这无可非议。
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要自己喜欢,也无所谓好坏,图个心安即可。
可是,不看书,我不心安,我会像等待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渴望阳光一般,期待着下一个故事来喂饱我饥渴的心灵。
可是,就连我的老爸有时候也会跑来对我说:你再不要看书了,有时间去睡睡觉,去做做瑜伽,去看看电视,你又有工作了,读那么多书又没用。
但是我不会听他的,因为他的说法总会跟着我行为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当我看电视的时候,他又会说:把那电视剧一部接一部的,有意思吗?有那时间,你还不如去睡觉。
而当我睡觉的时候,他又会来说:你年纪轻轻的,不知道干点有意义的事,觉你这辈子能睡得完吗?
所以,为此,我再也不要听他的建议。
我要遵循我内心的选择。
难道,暂时看不到意义,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了吗?
好在,我盲目地坚持了下来。
慢慢地,我觉得我开始摸索出了其中的一些意义。
通过别人的故事,我开始渐渐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人性,理解那些温暖和爱,理解那些残忍、黑暗和丑陋。
理解这个世界,远不止我们看到的样子,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发生,有形形色色的人存在,并做着我们不曾熟悉和了解的事情。
世界是多元的,是丰富的,是多种层次并存的。
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是既矛盾又纠结的个体。
有光明的部分,就有晦暗的部分,而每个人都在寻求与自己的和解,寻求各个部分自我的统一。
只是,有的人成功了,找到了自己,有的人却迷失了。
而通过与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碰撞,理解了每个人的来路,每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我们渐渐会拓宽自己,会生长出一种慈悲的,包容的态度,来看世界,来看人,来看自己。
我觉得,这个慈悲心很重要。
它不会让我们面对一件事的时候,过分执拗于一种态度里。
也不会在面对不如意,或者我们不认同的事的时候,过分地横加指责。
学会接纳,不为难他人,亦是不为难自己。
所以,书本是美丽的,阅读是美丽的,因为在某一本书里,在某一个故事里,藏着我所不了解的一个世界,藏着我的认知,我的世界的边界,还有一个我还未曾遇见的自己,它们在书本的某一个位置,闪闪地发着光,想起这个,就能让人心神摇曳。
03
书读的多了,就自然会想到写。
从高中开始,就写了很多的文章,不过那时候的文字,大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作愁”的感觉。
后来,慢慢地偏向理性,文字,也开始由华丽的辞藻堆砌,走上了逻辑清晰和言之有物的道路。
哗众取宠,不如真实的感悟和沉淀来得自然。
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认同的观点,即使稍有偏颇,即使有不足,不全面之处,不违心,便可。
大学时候,也因机缘凑巧,写过几篇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和抄袭的文章。
后来,那个平台改版,再加上毕业之后找工作,人稍有浮躁,就很难写出好的文章来。
工作稳定之后,生活恢复平常,又渐渐拾起写作的习惯。
事实证明,文笔长时间不用,也会钝的。
不过,积累下来的东西,却也很难全部洗刷干净。
前段时间,突然想做一个公众号,然后脑子一热就去做了。
从申请注册,到写文章排版,到配图,到发布,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摸索着做。
没有推广方式,没有新媒体运营技巧,没有熟练高逼格的排版,但是,好在这世界有一个审美标准是——简单即是美。
所以我一直遵循极简的排版方式,杜绝花里胡哨的点缀,用心做好文字内容,也希望关注它的,都是自愿来的,真正被它打动而喜爱它的人。
当然,它到目前为止的关注人数,还是寥寥数人。
于是,又有人来问了:你写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写给自己看的,那还有意义吗?
呃,有吗?有的。
至少,当有一个人认同我的观点,或者从我的文章里获得共鸣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兴奋不已。
当偶尔有一篇文章,被很多人看到,被很多人认可,被很多人点赞的时候,那种愉悦和成就感,于我而言,就是莫大的快乐。
当第一次,有别的公众号来寻求我的文章的授权资格的时候;当某一篇文章相继被十几个公众平台转发的时候,其中不乏我很喜欢,想都没想过的平台来索要我的文章授权资格,他们称其为“作品”的时候,我的心里有几千头小鹿在乱撞。
当我把这好消息告诉好朋友的时候,她们也会为我骄傲。
而当我告诉我爸爸的时候,他第一个问的是:他们给你稿费吗?
“呃,没有稿费。”
“那你岂不是辛辛苦苦为他人做了嫁衣?”
好吧,我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爸爸,能不能不要只有这一个衡量标准?
当然,我也没有情怀可以贩卖,我承认,我也渴望收益,但是目前看来,暂时还没写到那个程度。
我没有多大的野心,只想安安静静写好自己的文字。
不求篇篇爆文,只求对得起喜爱我的读者。
而我写每篇文字的时候,都感觉和文字谈了一场恋爱。
就像昨晚有读者留言:“非常非常喜欢你的文章,应该是我最喜欢的公众号吧,推送的不多,但篇篇都是精品。”
看到这里,一股暖流流遍全身,这不就是我所追求的意义吗?
文字给你慰藉,你给我认可,这就是最美的意义啊。
04
不要总是追问意义,先去做,意义才有可能慢慢出现。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快的时代里,交通的速度,信息的速度,万事万物变化的速度,都在频繁地刷新纪录。
可是,我们却越来越不知道,要去追寻什么。
我们坐在越来越快的列车里,却不知道要去向哪里,心里没有归属。
我们阅读更新越来越快,越来越繁复冗杂的信息,却仍旧无法填满思想的贫乏和内心的空虚。
我们用着最新款,最前沿的手机,可是,无论刷多少次朋友圈和微博,都无法改变日子无聊的现状。
总觉得,节奏越来越快,人心却越来越浮躁。
我们渴望冲破这令人窒息的无意义感的壁垒的灵魂,无处安放。
可是,每当想做的事出现的时候,却总是把它的意义追问个不休。
很多事,在做之前,没有人能准确告诉你它的意义。
就像明知道在沙漠里寻找水井是多么荒诞的一件事,但去做了,就会发现那月光下闪烁着神秘光彩的美,这就是它的奥义所在。
“你这里的人,会在花园里种五千株玫瑰……却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他们并没有去找,"我回答说。
“然而他们要寻找的东西,也许就藏在一朵玫瑰或者一点清水之中……”
重要的事情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要用心去找。
文字是美丽的,因为它的某个地方藏着能够触碰你的内心的,温柔而有力量的东西。
因为这点,我要把这篇文字交给你。
如果你收到那个密码,并为之触动的话。
这就是,我所做的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