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点小感触

2022-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珞苏
s4566097.jpg

“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

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我还联想到“通感”这个词。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还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800米考试,每次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痛苦,喉咙钝痛,胸口每次呼吸都是痛的。后来学会了用气,才慢慢克服。

“苦痛和创伤对于人生而言,其实很是必要。想起来,正是跟别人有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

人,和而不同。因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考,不同的选择,所以与众人才不同,才是独立的存在。

“心灵所受的伤,便是人为这种自立性而不得不支付给世界的代价。”

这种观点很有道理诶。我就是我,是独一无二属于自己的资产,同一道风景,我能看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风采。书写我自己的人生,也是绝无仅有的。这都是我获得的专利权,那么在这个世界受到的不公待遇也好,受到的伤害污蔑也罢,这是你付出的代价啊。不过是等价交换。

“我认为写作长篇小说是一种体力劳动。写文章属于脑力劳动,然而写出一本大部头来,更近于体力劳动。坐在书桌前,将神经如同激光束一般集于一点,动用想象力,从"无"的地平线上催生出故事来,挑选出一个个正确的词语,让所有的流程准确无-样一种工作,与一般人想象的相比,更为长久地需要远为巨大的能量。这固然不必运动身体,劳筋动骨的劳动却在体内热火朝天地展开。”

侦探小说家雷蒙特·钱德勒曾说:“哪怕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个人集中精力”。村上春树先生也是如此,跑步坚持了几十年,写小说也是。
私以为,人并不是单凭意志力就能无所不能,叱咤风云的。意志与坚持或许有些瓜葛,但是就持之以恒来说,还是得有“喜欢”二字来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