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需要体面
//“我也会心疼你啊”
偶然看到高中时收藏的东西,有朋友随手画的迪士尼城堡,上课偷偷聊天的小纸条,略显幼稚的“勿忘我”留言簿,回忆起来觉得非常美好。
可也有一点点回忆,让我在想到时想要一锤子捶死自己。
我想,拍青春电影总是选在高中时期,一定是因为:要找一个比高中更中二的时期太难了。
在那个时期,好像做什么都可以被理解,再尴尬的傻事,也可以用“他还是个孩子”来解释,一切都可以不用当真。
可是一旦进入大人的世界,就该收好自己的不成熟,做好长大的准备了。
成年人需要保护好自尊,体面的生活。
/*以下所有“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只以心理年龄为界限。*/
一、喜欢
喜欢很容易。
嘴巴一张,不管对方的想法是什么,都已经在两人之间建立了联系,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被喜欢的人”。
未成年人不用想太多,开心了就拥抱,不开心就争吵。
但有时候,会有一个人先低头,放下一点点自己去挽留对方,这没有关系。
可是如果挽留没有成功呢?
未成年人会穷追不舍、死缠烂打,有没有用是未知的,但是过程真的不会愉快。
朋友会担心,对方会感到困扰,如果不在乎这些,也要想一想,万一碰到更喜欢的人,他会不会介意自己的白月光曾经为别人做过很多傻事?
二、选择
听说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会在大学期间感到迷茫。
进不进学生会?转不转专业?考研还是就业?
父母不能给出太多的参考,朋友又有着一样的迷茫,谈话谈了八百遍,最后问题还是回到自己手上。
可是自己又实在没有想法,那干脆不做选择,有人邀请就进入学生会,有同学转专业就跟着一起转,学长说考研好就去考研。
究竟那条路更好,其实是没有定论的。
学生会事情多,但是认识的人也很多;转专业学习新领域,也不一定是兴趣所在;考研高学历,就业能赚钱。
有些事情没有唯一的答案,有些事甚至没有答案,重要的是在很久之后想起这些选择,不絮絮叨叨的抱怨生活,也没有怪别人给的不全面的建议。
承认自己的选择是变得体面的过程。
三、离开
小时候一旦离开家去上学,就必须要满眼泪光,这像是一种生理反应。
朋友吵架快要决裂的时候,也会忍不住鼻子一酸。
高中毕业吃散伙饭,好像兴奋里有点世界末日一样的疯狂。
可是离开之后,一切还是平淡的发展,没有人的生活会因为离别而崩溃。
就像一列停不下来的火车,哪怕有人卧轨,也不可能脱轨。
离开的前一刻,心里像有一百只喇叭在大喊:“没有你我不行!”,下一刻,所有人上车坐好后才发现:原来还是可以克服的。
还有人不甘心分别,只好错过了一站又一站。
没有关系,未成年人需要时间来适应,适应之后,就无可奈何地变成大人了,离别的时候不再掉眼泪,孤单的时候想的也不再是“我要回家”。
村上春树说,“原来人不是一年一年按部就班长大的,而是一瞬间就长大了。”
就像未成年人本来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一天突然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一下子就长大了。
原来在其他人看来,他那么幼稚、卑微、异想天开,看起来有些难堪。
所以世界上又多了一个成年人,努力维持自己的体面,再也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可心里还是牢牢记得别人眼中自己的形象。
成年人不会做傻事,也坚强的承担自己的选择,离开的时候也潇洒利落。
但是希望未成年人永远不要长大。
\* 图文 石应语*\
图片 《我的野蛮女友》
来【文思豆腐Vince】和我们聊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