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逝去的人们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充满了对莫测命运的难以把控和无奈,有一种淡淡的悲怆和凄凉。
而死别,对于逝者及其亲人们来说,正是这样的事情,充满了不甘心、无奈、悲痛与凄凉。
01
在医院陪护生病的父亲的时候,听相邻病房的病人家属说:
咱们这一层的病人都是心脑血管的病人,虽然有些有点难治。但是,还在正常的生病范围内。但是十四楼的病人可全都是癌症患者,那可是不得了啊!
你不知道啊,前几天有一个肺癌的患者,可能是真的难受,整天大喊大叫。可是叫了几天就不听喊叫了。听人说,他已经去世了!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倏忽即逝!
02
医院真的是能让你见惯生死的地方。
在父亲的病房里有一张空床,床的上方还有人的名字,窗台上有一个空着的茶瓶——这一切都显示着这里还有一个病人,只不过他暂时不住院。
隔了一天,进病房时看到了一个身材矮胖的男子正在和一位医生说话——原来,这张空床原来是他父亲的病床。后来因为在县上治不了,所以就匆忙的把他们父亲转到了郑州的医院,当时没顾上办出院手续,有些东西也没有拿走。现在是来拿东并补办出院手续的。而显然他和这位医生认识。
男子说,叔,不是我们不想给我爸治病,只是那一支药都800元钱,我们这老百姓治不起呀!
那位医生点头称是。
“转到郑州后,郑州的医生说,我爸能做手术。那个手术费是七十万,但只能保证多活18个月。你说只有18个月呀!如果是做完手术能活十年八年的,那手术费就是再高——100万元,我们砸锅卖铁去凑也可以!但只能活18个月,你说值不值呀?真是没办法,只能回家慢慢的将养听天由命了!”男子继续说。
——看着家人的生命在不断地流逝而无能为力,这是多么让人痛苦和悲伤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