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

思维之魅

2022-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e26295ac5392元元

    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爱因斯坦认为: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思维基本过程: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即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

      20世纪50年代后,脑科学有了新的重大进展,斯佩里等人对左脑和右脑功能的研究,对大脑机能区的定位研究,对神经回路的研究等,揭示了思维的物质运动性质;新近兴起的认知科学对人脑信息加工机理的研究,又丰富了人脑反映事物本质之机制的知识,造就了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诞生。

    思维通常有以下特色:

      一、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或者把整体中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起来,或把事物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结合成整体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分析,人们则不能清楚地认识客观事物,各种对象就会变得笼统模糊;离开综合,人们则对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等有机成分产生片面认识,无法从对象的有机组成因素中完整地认识事物。这最基本的思维活动。

    二、比较与分类: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式。比较是分类的基础。比较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认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征,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把事物分门别类,揭示出事物之间的从属关系使知识系统化。

    三、抽象和概括:指在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把事物的共同点、本质特征综合起来的思维过程。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过程和前提。

    思维的类型如下:

      1.归纳思维: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推导出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共通结论的思维。

      2.演绎思维:把一般规律应用于一个个具体事例的思维。它是从一般的原理、原则推及到个别具体事例的思维方法。

      3.批判思维:包括独立自主、自信、思考、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尊重他人等六大要素。一面品评和批判自己的想法或假说,一面进行思维。

        4.集中思维:从许多资料中,找出合乎逻辑的联系,从而导出一定的结论。

      5.侧向思维: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

      6.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性思维。同一个问题探求多种答案,如语文中的一词多意。

      7.求证思维:其结构包括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即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验证某一个结论的思维。

        8.逆向思维:从反面想,看看结果是什么。这是指在研究问题时,由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9.横向思维:是从与之相关的事物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横向思维的思维方向大多是围绕同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或是在对各个与之相关的事物的分析中寻找答案。

        10.递进思维:从目前的一步为起点,以更深的目标为方向,一步一步深入达到的思维。

        11.决断性思维:以规范未来的实验过程或预测其效果为中心的思维。遵循具体性、发展转化、综合平衡三条原则。

        12.分解思维: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各个部分,从每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中去寻找答案。

      13.推理思维:通过判断、推理去解答问题。先要对一个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再以此类推。

      14.创造思维:依赖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但却是把它们综合组织而形成全新的东西。

        15.交叉思维:从一头寻找答案,在一定的点暂时停顿,再从另一头找答案,也在这点上停顿,两头交叉汇合沟通思路,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经常要用到这种思维,如“围魏救赵”。

      16.转化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

    17.跳跃思维:跳过事物中的某些中间环节,省略某些次要的过程,直接达到终点。

    18.直觉思维:是得出结论后再去论证。这种思维需要平时对事物本质认识的积累。直觉思维由显意识→潜意识→显意识构成一个动态整体结构形式。

    19.渗透思维:分析问题时,看到错综复杂的互相渗透的因素,通过对这些潜在因素关系的分析解决问题。

      20.统摄思维:凭借思维来把握事物的全貌,并统摄推论各个环节。它是用一个概念取代若干个概念。

    21.幻想思维:“脱离现实性”它可以在人脑中纵横驰骋,也可在毫无现实干扰的理想状态下,进行任意方向的发散,从而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幻想的脱离实际,也就无法避免错误的产生。

      22.灵感思维:它常以“一闪念”的形式出现,是由人们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多次迭加而形成的,也是人们进行长期创造性思维活动达到的一种境界。

      23.平行思维:也是一种发散思维,是为了解决一个较为大型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求互不干扰、互不冲突即平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

    24.组合思维:是根据需要,将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

      25.辩证思维:通常被认为与逻辑思维相对立,它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主要运用质与量互相转化、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三个规律,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

      26.再现思维:依靠过去的记忆而进行的思维。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套用。

      27.核心思维:对事物只索取重点,不关心任何杂乱无章的东西,学识渊博的人拥有这种凝聚核心的思维方式。

      28.虚拟思维: 现代发展的网络时代,它虽来自日常的生活体验,但过于直接拔高和人为化。

      29.想像思维:就是联想在已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是由此及彼的过程。

      是的,想象就是这般充满魅力。它隐藏于我们头脑中某一神秘的角落,时不时闪现灵光,助我们有限的肉身和天年、力不从心的视野和足力得到无限的扩拓,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充满浪漫色彩,生命之花灿然绽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