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定律》之转换器设立
李耳所著《道德经》是百经之王,李耳深邃的目光洞穿了宇宙,绝顶的智慧明晰了道--万物之源和运行规律,他用富有神、意、境、气、寓的语言记述了灵感顿悟--《道德经》,为人类照亮了前程。老子思想将人类社会的理想直接指向大同社会,并提供了相关法则。几千年,雨雪风霜,《道德经》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睿智光芒。这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更是人类的瑰宝。中华民族的荣幸,人类的福音。
这巨大的思想宝库,在当下打开,还原本来面目,不折不扣,原汁原味解读转换为今天的语言表述,古为今用,驱除民众的疑惑,先贤智慧降临到大家的心田,让道的光芒照亮前进的道路,点燃人们的希望的星星之火,迸发行道的合力,共同建设幸福的人间天堂。
一、问题的提出
《道德经》释义历来存在诸多争议,在历史长河中传导难免有误差,到了今天,存在各种说法情理之中。究其原因,就是文言文与白话文字面之间翻译理解存在一字多意,因人而异的多种理解,侧重角度,关注度不同,人为地可以盲人摸象般自由发挥。另外,时间间隔很久,历史背景的片言只语的描述,容易产生云里雾里的模糊影响,空间的斗转星移更是误差多多,加之方言歧义,语境、语气、角色、情形缺乏背书。还有历史文化奇特景象--傍圣,圣人著述出世,各种所谓注解,编校勘正等等,大有喧宾夺主之势。这些或多或少影响人们的领悟水平。可不可以,综合各种相关要素,统筹考虑,全面立体、系统完整地设立语言、语境、寓意兼顾的转换器,用现代汉语传意、传情、传神地表述清晰地翻译这部鸿篇巨著--《道德经》变为《李耳定律》?
值得试试。
二、要素的构成
不自量力探索设立转换器,把几千年前古文版《道德经》转换为当下语言表述、易于掌握、学以致用的《李耳定律》奉献给您,以希抛砖引玉,共享共勉。
(一)造字要素。百度百科上, 汉字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起源的旧说法有五种,即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传说仓颉造汉字。《说文解字》记载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如今的造型。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汉代以前的文字。更具有形象性。
指事: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
形声: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表达不同的事物。形声是汉字里造字最多的方法和神韵。
会意:这种造字法,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会意字由于字形的变化太大,已看不出它们的字源了。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
假借:此法简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
(二)数量要素。汉字数量是不断丰富的过程。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个字;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编著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字典》有49888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有54678字;1994年冷玉龙等编著的《中华字海》有85000字。台湾地区教育主管机关编撰的《异体字字典》第五版,内容含正字与异体字,共106230字,是收录最多汉字的字典。
初期的汉字系统字数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字义不是1:1关系,而是1:多个关系。 汉字的高效率,体现在几百个基本象形字,可以合成表示天上地下的各种事物的上万汉字;几千个常用字,又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
(三)思想要素。思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朝代的灵魂,也是一定时期的真实写照。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道、墨、儒、法、兵等各家各成体系。中国社会的思想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早在诸子百家时期,各派思想相互攻讦,同时又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各家博采众长,思想内涵不断丰富提升。道家思想也对世界文明了产生重要影响。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
(四)形态要素。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是统一与割据交叉共存。“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集权与分权一直矛盾存在。夏商周各个封建邦国,包括邦国共主,权力都相对有限,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不够,贵族和各封建邦国分享了中国大地的很多权力。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生存空间与资源的争夺一直存在。政治上,真实内在“霸王道杂之”,不择手段,伪装表面“独尊儒术”,满口仁义道德。文化上,社会下层群众受道教和佛教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左右着言行。阶层不固定。“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基层小官吏、乞丐也可以当皇帝,皇帝也可以被杀。从军征战立军功也可以封侯拜将。
(五)感知要素。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可以直接体验的事物越来越多。通过实验验证的思维假设越来越多。图像视频可以一目了然,不必文字描述。物理、化学等等自然科学以及对宇宙的探秘的突飞猛进,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知识体系。规律认识掌握水平不可同日而语。
三、转换的内涵
在古代环境中,信息传输方式,表达和理解模式与现代大不同。因此,探索设立转换器,把古文版《道德经》输入转换成现代信息传输表达模式是有积极意义的,立体、全面、主体思维一目了然地展现给勇于求索的人们。转换器设立内容如下:
一是《道德经》的作者李耳的思维研读,整体通读分析出先贤李耳的思维模式概述,重新划分段落,作为一条“定律”,然后,每一段内容中找出研究对象,阐述、结语,通过思维模式适度加以补充辅助性阐释语言。即复原充实。
二是全面综合字义,把《道德经》原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进行字源查找,原始本意,引申义等等,如象形意。综合前文所列要素,多层次、多角度运用李耳思维模式进行翻译拓展。
三是相关要素影响分析,经济、社会、风俗、礼仪、背景等等,力争全面不遗漏地挖掘李耳本意。把所有的内容都进行转换,不留死角,排除是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竭尽全力做到把古代版的李耳所著《道德经》转换为现代版的《李耳定律》,“全新的李耳”用白话文写现代版的《道德经》。
下一篇:李耳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