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篇第十七(151)
【第一条】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拜见,他便送给孔子一头蒸熟了的小猪。孔子打听到他不在家时,前往他那里去回拜表谢。却在途中遇见阳货。阳货对孔子说:来!我同你说话。孔子走过去,阳货说:一个人怀藏本领却听任国家迷乱,可以叫作仁吗?孔子说:不可以。喜好参与政事而屡次错失时机,可以叫作聪明吗?孔子说:不可以。时光很快地流逝了,岁月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去做官了。
(1)阳货(阳虎)——季氏家臣——当时是鲁国最有权势的人。(当时他已把季桓子囚禁起来,甚至流放出去,所以阳虎已经掌控了当时鲁国的政坛——这是家臣篡位)
(2)阳货用礼的方式——来要挟孔子
礼——在坏人手里就成了手段
——在夫子这儿就成了束缚
这让人想到: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区别在于:
在坏人那里——能用的时候我就用,不用的时候就扔一边了。
对于一个君子来讲——礼法所规定的东西就是我要去做的。
(3)有一个话题要探讨:
——就是我们究竟要不要跟坏人做事?
——我们做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夫子的选择是:不能够跟他干。
——有一本书中讲过《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本书中讲到:在道德、法律上有问题的事一件也不要做。
就是尽量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尤其是会触及法律的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大家都这样,或者说环境就是这个样子,你不做,别人会做等等……这样的介口,因为:——这个东西会成为你一生的污点。
最重要的是:你用这样的方法,就算是让你达到了某个高度和位置,你的内心也会不安。
所以,夫子的选择是:尽管阳货在不断的引诱他,不断的招揽他。你跟着阳货或许能够有一些声望,但问题是:这个不是孔子所要追求的无限游戏——若跟着阳货干,立刻变成了一场有限游戏——因此,夫子选择:拒绝。
(4)夫子是一个:明哲保身的人
——他并不会当面说:我才不跟你干呢。而是说:诺,吾将仕矣。说完这话,并没有去做这样的事情,再次印证了前面讲的:——信用这件事情是:义之与比。符不符合义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说:言必信,行必果。
(5)信用要——义之与比——然后是:言必信,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