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杂乐杂感

挤车是一种修行

2017-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easun

因为忝居了主课老师的高名,我的课都被安排在每天早上的第一节。虽然我住得离学校只有三四公里,但在大贵阳日新月异的堵车潮流中,这一段路途实在是堪比唐僧取经。学校8点上课,而我又是偏执狂,总是要求学生7点40要到的。于是乎,我守着这三四公里的路,每天6点过起床,7点出门,走路到闻名天下的平桥等车——为什么说这个地方闻名天下,盖凡是经过此处的司机路人,没有不问候规划设计者母亲或祖母的,我想,如此一传十十传百,这地方肯定名闻天下。因为它用一条仅容两车勉强并行的匝道,就分流一个30万人居住的城镇主干道车流,实在是奇葩之极。但是,我还是像一只候鸟,每天7点10分或者20出现在这里等车,且观察着和我一样的人。

由于离正式上班的时间稍微早了一点,所以这时候等车的多半是学生或者农民工。这是一个奇妙的组合,仿佛是生活刻意安排的一个警示教育题材,学生们每天等车的时候,可以自危反省,如果不努力,多半会和身边等车的同胞一样。但是,我加入了这二者之中,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尴尬的问题。然而,时间就是生命,我要保命,就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好不容易上了车,又是另一番景象。

通往学校的交通工具,只能是小巴车。当然有出租车,要价视你脸色焦急程度而定,我的薪水不允许我这样做。冲上小巴车来,陡然看见的都是一张张脸和一个个后脑勺。大家在司机一片催促声中一边低声咒骂,一边往后面移动。司机仿佛觉得他开的是火车,很长,总是说:“后面是空的”,农民工兄弟们开始大声抗议,但是钻得比谁都快。我想我是个先生,不能这样粗鲁,我只是在心底默默地说:“空你妹!”。——但我终究没有说出来。后来直到挤得车门都关不上了,司机发动车,抖一抖,就像我们装豆子的时候,摇一摇再装一些一样,终于把门关上了。于是,车里的人,就像烤鸭架子上的鸭子,分两排挂着。中间的人难免手足无措,没有牵拉,但是也无需担心,因为想摔倒是不可能的。我想,恐怖分子想要到这里抽刀砍人,肯定抽不出来, 说不定在司机风骚绝伦的一个刹车中,还会弄个切腹而亡。

于是,我们就在这样一个临时的小环境里,紧紧依偎,简直比和爱人还有亲密。谁会一大早出来就和老婆或者老公这样紧紧挤在一起?所以,古人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是有道理的。 但是,你难免要闻到别人衣服上的汗馊味,头发上的油腻味,你一侧头,正好一个打哈欠的血盆大口对着你,姜葱蒜味扑鼻而来,防不胜防,眼看是躲不开了,所以你知道他早餐吃了牛肉粉。这么多人摩衣相蹭,各种味道漂浮其中,当然,耳朵背后还有热热的气息。有位置的人安之若素,仿佛是天堂的圣者,怜悯而又慈悲地看着尽在咫尺的地狱的同胞,只是没有人让位。站着的人如临大敌,眉目狰狞,内心期待着某一个坐着的人赶紧下车滚蛋。不过美好的愿望并不是都能实现,也许在你挂着的旁边,有一个坐着的同志每到一站,都要欠身,仿佛要离座。你赶紧,收腹挺胸,肌肉准备,等他一离座,你就好把自己钉在他空位上,可是每一站他都这样,你弄得腹股疲劳。但是,直到和你一起到终点站,他都没有下车。原来他做错车了!呜呼哀哉,世间不幸,莫过于此。这样闷挤的车里,你要祈祷大家肠胃都好,不会有点泄气的病症。不然的话,异味弥散,简直没有机会腾出手来捂鼻子,只能拼肺活量,憋气。有人发声谴责,并不是因为社会公德,而是要撇清事情和自己无关。然后,人人自危,皆有嫌疑。互相对视,汗如雨下。亦是挤车一乐事也。

长期挤车,略感如此。有时候想,自己购车,也省去这诸般苦楚,但佛云:众生皆苦。发扬一下阿Q精神,这叫体恤民情。不过,冬去春来,勤学早起,有时候,我也早起走路。不管沿途灰尘飞扬,自购口罩若干,于是每次上班,都有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仿佛参加生化战斗一般。

然而,我还是坚持走路了,姑且告别这五彩缤纷的挤车生涯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