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家乡
乡愁未了,想记录一下家乡的各种美。
吃货为大,我先来扒一扒让我记忆深刻的家乡美食吧。
我想绝大多数在外漂泊的人,对家乡的思念必定是夹杂着无法满足的食欲,而且会是很大一部分。虽说食材在北方或是通过电商也都能买到,却怎么也吃不出儿时的那种味道,也许是食材本质上的区别,也许还有烹饪上的迥异,最后呈现出来的味道必定相差甚远。
在离开家乡之前从没觉得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有什么特色,毕竟从小吃到大,味蕾在北漂后才开始慢慢想念,到现在的非常想念。在他乡的这些年几乎很少能吃到那种味道,家的味道。
那时候,我们还小,父母都还年轻【土灶饭】
在说美食之前,我想先说说记忆中的土灶。最早以前,每家每户用的都是自家砌的土灶,也就是用土砖砌成的,烧柴火的灶炉,灶面都是方方正正的,上面放大铁锅的位置是圆形的,寓意着家和顺意,家庭团圆美满。还记得那会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是会顺道拾到一些干枯的树枝带回家,整整齐齐的码在土灶的一旁,作为燃料备用。记忆中我家的柴火总是码得高高的,我还挺喜欢这个活计的:),在拾柴的时候还能意外的发现一些生长在木头上的鲜蘑菇,比较多见的是木耳和平菇,即使有的蘑菇会生长在很高的树杆上,也会一骨碌爬上去把它摘下来,淘得像个男孩子。还有爬到桑树和各种果树上摘果子,总之再高的树都不在活下。当然也有过尴尬的时候,有一次在外婆家附近的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堆看上去就特别美味的平菇,那一次爬得实在太高,找不到落脚点,结果就下不来了,在树上呆得时间最长的一次,等舅舅拿大长梯来救我下来。其实那会吃的是其次,爬树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想想这些,我的童年也真是满足又美好啊!
和姐姐在屋前的柳树上 小时候就爱抱着树合影,嘿嘿 不同的季节 和不同的树合影 嘻嘻一间土灶象征着一个温馨的家庭,烟气通过烟囱冒出,炊烟袅袅。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了那年我们一家子去新疆禾木,凌晨起个大早,只为一堵山村炊烟和日出的美景,禾木村的那种小房子,像极了最早以前我家老屋的样子,那时那景,我就在想,这不是我们小时候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景色么?挺美的!哈哈,那会是少了欣赏这般风景的境界。
扯远了,言规正传,回到美食上来吧。
豆角/ 红薯焖饭:从土灶里烧出的每一道菜其实都是特别美味的,烙印在脑海中最深刻的,是豆角或红薯焖饭(焖饭老家话叫汽饭),说“汽饭“会更符合味道,也更亲切一些。
豆角可以是扁豆和豇豆,基本上都是自家种植的,藤蔓植物都需要搭架子,妈妈搭的藤架总是特别的精致整齐,在敲打着这些文字的时候,那些藤架的样子浮现在脑海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菜园子里似的。现在回想起来它们沿着架子生长的姿态,尤其是经过雨水洗刷过的样子,着实很美。
采摘新鲜的豆角,掐段,锅热放上一块猪油,把豆角倒入锅中,小炒一会,加适量酱油,再加入大米,加入适量的热水,水没过大米即可,盖上盖锅生火焖熟。
如果是红薯汽饭,就把红薯切块,做法和豆角是一样的。
揭开锅盖时飘出的香味大老远就能闻到,很是诱人。我最喜欢吃最后锅里黏住的一层被烤得金黄的锅巴,吃起来嘎嘣嘎嘣脆,记忆里刚出锅那种味道,热腾腾的,香喷喷的,没有肉,也没有任何调料,但真的非常好吃。
用土灶单纯焖出来的白米饭也是特别的好吃,在锅底的一层锅巴上晒上点盐,然后揉成一个团,抱着饭团啃着吃,吃得也很美,很满足。
找寻儿时的味道心心念念的还有土灶煨红薯,煨绿豆粥,煨土鸡蛋。
土灶煨红薯:操作起来很简单,在柴火正旺的土灶里,把它们丢进去,等煨熟后挖出来吃,外焦里嫩,特别醇香。有时蹲在土灶前,嘴角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盼着红薯快点熟。也有时忘记拿出来了,哈哈,等想起来了,挖出来的就成了几个黑球了。
煨绿豆粥:是用一种瓷罐子,放上绿豆,倒上七八分满的水,盖子密封后放进土灶里,用土灶的余热煨熟。盛出一碗,再加上一勺白糖,也是回味无穷的。
煨土鸡蛋:这个有点特别,要先用一张沾湿的纸巾把鸡蛋包裹起来,再放入土灶中,也是用土灶的余热煨熟,煨熟后的蛋壳上泛着焦黄色,透过蛋壳就能闻到香喷喷的味道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煨土鸡蛋,这里还有故事呢,煨土鸡蛋在外婆家吃得最多,而且很多次都是“偷偷”吃的。以前,因为同龄的孩子比较多,有时候土鸡蛋不够吃,印象中外婆是特别痛我的,每次去了都会煨上一个,拿给我说:“快去偏屋那边吃完再出来玩儿吧。”那时候心里就想,等我长大了,要买好多好多好吃的给外婆吃。在还没有能力报答外婆的宠爱时,老人家就去世了,很伤心!很遗憾!
离开家乡的这些年,想念这些味道时,也偶尔会用相同的食材做一顿吃吃,却怎么也吃不到小时候的那个味道了……
妈妈、姐姐和我在自家果园合影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