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极味生活家

先干了这碗豆汁儿,再说你来过北京

2018-06-26  本文已影响155人  IN食验室

初到北京那会儿,我就听说了鼎鼎大名的豆汁儿,不过外地人一般是无法接受它独特的酸腐味,我自然也不敢轻易尝试,毕竟“馊半街”的浑名可不是白来的。只是来北京这几年,有意无意中看了太多关于豆汁儿的文章,心里总会难免有些好奇,想去试一试却一直不得机会,毕竟想要喝到正宗的老北京豆汁儿,还真得花些功夫往北京的老城区、老胡同里转悠才行。

不过一碗豆汁下肚,强烈刺激的酸臭之味直冲脑门,让喝不太习惯的外地人肯定得退避三舍并大声嚷嚷着:“这简直就是发馊的‘泔水’嘛。”而旁边的北京土著则一边挥汗淋漓吸溜着豆汁儿一边豪气地喊道:“再来一碗。”怪不得北京人常会调侃这么一句话就是:“是不是北京人,拿豆汁儿一试便知。”

至于这臭如“泔水”的豆汁儿为什么会如此出名,还真得感谢那对烹饪一窍不通却有一双擅于发现美食的大眼睛的乾隆爷,把这本不太上“台面”的豆汁儿一跃龙门请进了皇家御膳,颇受皇室众人喜爱,据说晚清的慈禧就是豆汁儿的忠实粉。

甭管这传说是真还是假,咱还是得把豆汁儿的制作过程先有个简单交待。豆汁儿原本是制作绿豆粉的下脚料,被凉水浸泡十几小时后的绿豆磨成浆再倒入大缸中,淀粉沉入缸底,留在最上面一层灰绿色即为生豆汁儿,再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豆汁儿中的酸腐味逐渐形成,再经小火慢慢地熬煮到似沸非沸的状态后,这一碗灰中带绿时不时还散发绿豆清香的豆汁儿才算大功告成了。

在豆汁儿这件事情上老北京人自有他们一套规矩,必须做出豆汁儿“酸中带腐”的地道味道。可别小看煮豆汁儿这件事,一个煮字就颇讲究了,豆汁儿必须小火慢慢煮,煮到似开非开微微冒着小泡才好,若是用大火一开了事,那按汪老先生的话来说:“火大了,这豆汁儿一翻大泡就澥了”。 正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切不可乱了规矩!

有人说“真正的地道在于讲究”,喝豆汁儿也不例外,因为豆汁儿之妙在于烫,一定要吸溜着喝,不能大口猛灌,喝到后面越喝越烫最后大汗淋漓,这样喝起来才最痛快。

豆汁儿除了烫着喝,豆汁儿的搭配菜品也要合理,在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里就提到:“尽管家里有上好的酱菜,不管用,非得那个廉价的大腌萝卜丝拌的咸菜才够味”。当然除了咸菜,也别忘了点上几个“形如手镯,焦香酥脆“的焦圈,咬一口再吸溜地喝上一口豆汁儿,焦圈中淀粉的甜味中和了豆汁儿的酸味,倒也回味无穷了。

汪曾祺老先生曾说过:“常喝豆汁儿是会上瘾的,就跟臭豆腐一样,有人爱,有人不爱。”不过作为常年漂在北京的我来说,还是算了吧!毕竟我喝完了网红店的豆汁儿之后,已经坐在马路边望着川流不息的车。

我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

“图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