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精选故事简友广场

《消失的背影》

2020-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百芜baiwu

当一个人真正消失的时候,那种怅然若失绝不是装的!

01

落日余晖之下,残余的阳光透过山林从山那头四散开洒落在山脚下的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温暖而又惬意。

村里头那座单独的砖瓦房外,两个约莫六七十岁的秃头老人相伴而坐,静静看着自己面前金黄色的稻田和灰黄色的田埂。

他们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下午昏黄的阳光洒在他们已然十分佝偻的背上,使得他们汗衫背后大片的汗渍越发的刺眼。

他们这一生都与这“一亩三分地”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生最大的事就是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嘿,在那一辈家里还真出了方圆几十里内的第一个大学生。

这一次,我想要说说他们其中的一个,他是我大爷爷,不过,现在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这是我第二次写这么一篇文章,第一次是在高中的一次作文课上写的,当时还上台朗诵了一番,现在想想,还是有些感伤。

那时候我也十分习惯早起,每天早起后,总能在家隔壁的菜地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即便是炎热的中午,他也不常回家休息,只是在不远处找一块阴凉地纳凉,等到不那么热了,又会继续耕锄他那块早已没有几根杂草稀松的地。

最熟悉的声音,是那一下下锄头灌入土地有节奏的声音。

每天,每月,每年,都是如此,按时按点出现,与爷爷一起看夕阳聊天;不知过了多久,他们越发年老了,我以为他们一直会如此下去,循环往复。

可能是我太天真了,也可能是我对生命的理解并不那么透彻,生命竟是那么脆弱!他在一天干完活后在田埂摔了一跤,像一只坠水的蝴蝶,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02

期间,我去看过他几次。

那时候,曾经健朗眼神熠熠生辉的那个人,已经不大记得事情了,行动不便,亲戚们都是轮流来照顾的他,每个人都说他会好起来的,可最后……

最后,在一个宁静的下午,世界上再也没有了这么一个人;当然,那个在菜地里弯的极低的背影,也从这一刻起,消失了。

那个晚上,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我实在不敢想象,一个每天都能看到的人,再也见不到了。

虽然也看过不少电视剧,也参加过很多次葬礼,对于死亡,也形成了自己的一种认知,但却都没有这一次来得轰烈和清晰。

03

死亡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曾经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某个人从这里永远的消失了,去了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继续他的人生了吧!

04

我们都学过朱自清的《背影》,那是父亲慈爱和依依惜别的背影。

农夫的背影或许很多人不曾见过,那是不那么坚挺却透着满满责任感和决心的背影,曾几何时,中国有多少家庭靠着这么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和因为劳作日益佝偻的背才吃上饭的?

人生在世,一切都太过于短暂了,以至于我们很多时候都无法抓住想要珍惜的人和物。

遗憾虽不可避免,但至少可以减少;人世浮沉,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在红尘之中极力翻滚。

只为那么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而去忽略自己拥有却珍贵无比的,直到失去才撕心裂肺的哭喊,以示自己是多么的后悔。

05

一个人有很多责任,其中孝顺父母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

常常看到年近七八十的老人在家中独坐,儿孙最多也只是逢年过节回家几天,可能是有些人真的以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钱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而到了老人这里,有没有那么多钱真的不那么重要了;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七十多岁,物质生活再好,也不敌儿孙在侧来得心情舒畅。

每每看到在灵堂哭的天昏地暗的连连喊着还未来得及尽孝道的人,也只能在心里默默为他们伤心,老人还在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呢?

现在人走了,再好的棺材,再豪华的葬礼,再好的风水宝地,也只是药石无用;在灵堂喊得再费力,离去的人也不可能看得到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每个人都讨厌离别,我们孤孤单单的来到这个世界,最后还是要孤孤单单的离开,中途会与许许多多的人相识、相伴,最后离别,即便有再多不舍,最终还是无法躲避这从出生起就注定的命运。

最后,该放下的还是要放下,该释怀和遗忘的,或许,也是时候试着去遗忘了。

作者简介:笔名:百芜baiwu  00后大学生,热爱写作与绘画,座右铭——牵着一条线去闯荡江湖。

注意:本文来自公众号☞琉光小坞,禁止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