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营销探秘:为什么企业(产品)、明星都喜欢这样起名字?
李济安创业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写这样的一篇文章,触动我下笔的是我那4岁的儿子。
我清晰地记得,
紧连着两次。
2018年1月18日晚饭时,我倒了一杯酒,孩子问,这是什么?我说:这叫干红葡萄酒。他歪着头说,不是,这叫葡萄泡泡!——怎么能叫葡萄泡泡呢?我很纳闷,低头看向杯里,酒体上果然泛着一个泡泡。
2018年1月20日下午,快递送来我三天前从网上订购的一包山药豆。孩子直嚷着要打开,拆开一看,孩子又问,这是什么?我说:这是山药豆。谁知,他又一次童言稚语:这叫山药蛋蛋!——怎么会叫山药蛋蛋呢?仔细一瞅,那一粒粒如花生粒大小的山药豆可不就是一颗颗的小蛋蛋!
看来我一点童趣都没有。
这两件小事连在一起给了李济安创业和《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强烈的触动:孩子固然童言无忌,但他为什么总爱用叠字来表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其他场景吗?
粗略用脑袋搜刮了一下,
这样的例子还真多。
比如我们常常这样称呼身边的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姑姑、叔叔、舅舅等。
比如一些企业(产品)常有如下命名:娃哈哈、爽歪歪、香飘飘、货拉拉、拼多多、旺旺、洽洽等。
比如一些男女明星,常有如下名称:宋丹丹、张大大、范冰冰、李冰冰、刘诗诗、冯宝宝、甘婷婷、田壮壮、盖丽丽、赵蕊蕊、金巧巧、黄豆豆、陈思思、袁姗姗、高圆圆、蒋勤勤、谭维维、于莎莎、郭晶晶、郑佩佩等。
比如一些历史人物,也常有这般叫法:女名如李师师、苏小小、陈圆圆、高滔滔、关盼盼等;男名如唐太宗时擅长弹奏琵琶的乐工“罗黑黑”、
唐德宗时的藩镇主帅李怀光的外孙“燕八八”、元末将帅“王保保”等。
比如一些诗词歌赋,用叠字更是常见,如《古风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了六对叠字;如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词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了七对叠字;如清代作家俞樾写的一首赞美西湖风景区九溪的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咚咚泉,高高下下树。”连用了八对叠字,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用了26对叠字。
其他的,大家补充吧…………
内容营销探秘——既然《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专注研究平民创业,那么我们还是更多的从商业层面来说说:为什么这些企业(产品)都喜欢起这样的叠字名称?
李济安创业就抛砖引玉地说几句:
1、叠字两两相对,简单重复,方便模仿、记忆、传诵、心智植入。
2、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有音乐美感。如洽洽这个名字是公司创始人陈先保路过一广场看到有人跳“恰恰舞”灵机一动的结果。
3、摹声状貌、绘景传情更加形象逼真。如娃哈哈的哈哈是大笑状,如旺旺来自于公司老总蔡衍明梦见狗叫声,然后谐音改进。
4、对人来说,起叠字名多见于女性、小孩,柔顺可爱,这使叠字名有了个优良的心理传统:我见犹怜。这种心理的先天塑造对产品销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5、叠字名给人一种自来熟、亲昵的感觉,品牌或产品进行借用,可以有效破冰,增进消费者的信任度。
6、更重要的一点,在发展心理学的科研中,有一个对应的专有名词——儿语,叠音就是儿语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如娃哈哈的名称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是“娃哈哈”三字中的元音a也是相叠的,而这个元音是小孩子最早最易发的音。
再回到前文我那4岁的儿子,他为什么非常自然地脱口而出“葡萄泡泡”、“山药蛋蛋”?同样是因为“叠字”是一个人对语言、对物体掌握的初级形式,这种初级形式并不会随着他的成长相应消失,相反,会浸润他的一生,并且常常萦绕在心。
…………
而以上这些微妙,
呜呜,
都被那些所谓的商业经营巨子、营销策划大师们巧妙地玩弄于股掌之间。
感谢将阅读进行到底!您对本文以及平民创业、营销管理方面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都欢迎与李济安创业暨《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激烈交锋,商海浩荡,不洞察不洞明,无交手无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