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zy小袋鼠阅读时间风语阁燃心思考

罪恶之梦的破灭

2022-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世界有那么多人

文/世界有那么多人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午夜惊魂

2010年的一个早春,冬日的寒意还未消退,背阴处的冰雪也未消融。但树木上抽出的嫩绿枝条,草坪里零星冒出的新芽,都预示着,整个安市正从⼀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迎接春的到来。

凌晨1点多钟,A贸易公司办公楼。

“啪”一声巨响引起了保安老王的注意。一种不祥的征兆刺激了他的神经。

声音来源于公司楼门前,一辆雪佛兰轿车周围。车不断发出警报声,一闪一闪的,在夜幕中十分显眼。

他急忙循着声音跑了过去,借着手电微弱的光芒,绕着车体寻找着答案。

可诡异的声响瞬间消失殆尽,找了一圈以后,没有什么发现,他又沿着周围的厂房继续寻找,没发现有什么人经过,依然毫无收获。

天亮以后,老王不放心,又来到了车附近。这一次,他在车身上发现了异常。车身上有一个洞,不是圆的,是椭圆形的,看上去像是枪击导致的。他立刻报了警。

十几分钟后,近郊公安局刑侦队的黄杨队长和高建警官带着几名同事,赶到了现场。

A贸易公司办公楼位于安市近郊的一个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并不大,四周都拉着防盗的铁丝网。

在办公楼前的车身上,黄杨看见了一个深凹进去的椭圆形洞口。洞口的周围没有任何划痕。

结合老王的陈述,这一切都说明,在凌晨时分,车身被一个威力巨大的尖锐物体穿透了。而只有一种物品,可以在合金材质上造成如此的力度,如此形状的创伤,那就是枪。

这辆车是公司的运货车,除了这个洞口,车身没有别的损伤。车内的物品,也没有被翻动过的痕迹。

技术人员在洞口用特制的工具,提取出了一个子弹的弹头,看来,这的确是一起枪击案。

那么,是什么样的枪造成的呢?这个弹头也许能解答这个问题。

02  诡异的电动车

经过技术人员进一步确认,这个弹头是7.62毫米口径,64式枪弹,有效射杀距离在50米之内。

黄杨仔细观察了弹头在车身的位置,初步判断,当时是有人从路边的方向射出的。

高建调取了案发时办公楼附近的监控录像,但却发现,这辆车正好停在监控的盲区,他有些失望。

黄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想到什么办法呢?”

“哦,我想想,”他又看了看监控录像,“师父,也许我们可以依据办公楼周围其他时段的监控录像,与案发当时的时间差,一点一点地排查对位,锁定可疑的目标。”

“好,那就辛苦你了啊。”

经过黄杨和几个警官的努力,最终锁定在一辆诡异的电动车上。但监控探头拍摄的位置比较远,看不清骑车人的脸部特征。

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又断了。黄杨决定,还是要从这辆雪佛兰轿车的车主身上入手调查。

03 恐怖电话

这辆车属于A贸易公司王总所有。他大约四十多岁,作为一家经济效益不错的企业老总,他的身价不菲,也交友广泛。

他并没有出面,A公司的宋经理接待了黄杨。

“你们老板做生意的过程中,有没有得罪过人,或者与别人产生过什么矛盾?”

“警官,前不久,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

王总收到了一个匿名的手机短信,内容是,‘王老板,我们是山鹰,有人让我们对你下手,你赶快准备好88万现金,立刻离境。我们会替你摆平这件事,否则公司和你都将有血光之灾!’

他当时有些害怕,但又觉得像是恶作剧,就没在意。

结果,在随后的十几天里,不断接到类似的短信,还有匿名电话打过来,操着一口山市方言,说他们有几个兄弟,有几杆枪,要杀了王总。

每一次都说得很吓人,而且,他们对我们的公司,王总家里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突如其来的枪声,不仅给王总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而且对工业区和谐的工作氛围,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为了尽快破案,下午,黄杨和高建去了通讯公司,看能不能查到什么线索。

这时,宋经理打来了电话。

“警官,刚刚那个山鹰又给王总打了恐怖电话。”

“他说了什么?”

“你应该已经知道,我们在你公司放了一枪,不要不识抬举,赶快给我们准备好现金,不然后果自负!”

“枪击案才过去几个小时啊,这伙人也太嚣张了吧?”高建感到十分气愤。

而对通讯公司的调查中,两人发现给王总打电话的号码,信息都是空白的,并没有取得什么线索。

黄杨觉得,还是要从王总的社会关系入手调查。

04 一个犯罪嫌疑人

可经过警方调查,王总是个从不惹事生非的人。平时待人也很宽厚,没有什么赌债,也没有复杂的情感关系。

于是,黄杨把调查范围缩小到了A贸易公司内部。

在他的提醒下,宋经理和王总回忆了一下,说了一个公司员工的名字,这个人叫杨平。

不久之前,杨平因为与A贸易公司管理层发生矛盾,离开了公司,也离开了安市,到附近的山市找了一份工作。

而他离职后不久,王总就开始收到第一条恐吓短信。

高建开始调查杨平周边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最近的行踪。发现了他在案发前,曾经在公司附近的宾馆有住宿记录。

纠纷,离职,合乎情理的时间轨迹,所有的巧合都聚焦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本已经离职,离开安市的杨平,为什么又回到了安市?还在案发前,住在了离现场不足一千米的地方,这一切都使杨平身上的嫌疑骤然上升。

黄杨和高建找到了杨平。他大约三十多岁,瘦高的身材,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

“我确实和A贸易公司发生了纠纷,因为奖金的发放问题。”

“你知道枪击的事情吗?”

“知道,我听说了。”

“你为什么在案发前来安市,还住在离A贸易公司那么近的宾馆?”

“原来的同事找我过来玩啊。我刚好出差来安市,就来了。”

针对杨平的陈述,高建和几个警官,一一找相关人员做了核实,证实他并没有说谎。

05 新的线索

就在案件的调查陷入僵局的时候,通讯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

那几个匿名电话使用的号码中,有一个用户曾经留下了另外一个手机号码,使用的是一部诺基亚手机。

警方查到了这个号码的机主,他叫吴林,四十多岁,安市人。

黄杨和高建找到了吴林的住处,把他带回了警局。

但让两人感到意外的是,对吴林的询问并不顺利,他矢口否认与这个案件有关。

黄杨看了看他使用的手机,是一款华为手机,随口问了一句,“你一直都用这个手机吗?没换过手机?”

“没有啊,前几天手机坏了,我曾经到家附近的一个手机店去修,当时老板给我一个店里待售的诺基亚手机用。那几天,我就没用原来的手机了。”

高建立刻去了这家手机店进行核实,老板证实,确实是当时借给吴林一部诺基亚备用机使用。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

而老板又接着说了一个重要情况,“我记得很清楚,这部备用机还回来以后,当时是上午刚开店,有一个人十分着急,来店里直接买走了这部手机。”

“你记不记得那个人有什么特征?”

“说一口山市的方言。中等身材,有一点秃顶。”

高建又仔细查看了A贸易公司附近的监控录像,无论是从体态还是轮廓来看,这个人的特征都与监控录像内,骑电动车的男子十分相像。

而且,他说山市方言,也与给王总打恐怖电话的那个人口音相吻合,这个人会不会就是山鹰呢?

黄杨调取了这家手机店附近的监控录像。只能看到一个中等身形的男子,从一辆灰色的面包车走下来,进入到手机店里。

由于摄像头距离远,车牌和这个人的脸部特征都不清晰,没有查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高建又调查了吴林与王总的关系,他并不认识王总,和A贸易公司也没有业务往来。看来,吴林确实不像是给王总打恐吓电话的那个人。

可是,又如何寻找在手机店里,买走诺基亚手机的那个人呢?

06 疑云密布

案件的侦破没有新的进展,而惊恐和疑云却与日俱增。

宋经理反映,王总十分恐慌,感觉每天上班路上遇到的行人,都有可能会威胁到他。

回到家里,也会觉得对面住户的窗帘后,也许隐藏着一双偷窥他的眼睛。

每当听到手机或者电话铃声响起,他就会心惊肉跳。

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匿名的电话或短信引起,王总犹如惊弓之鸟,手机对于他来说成了定时炸弹,他不知道,下一次引爆是会发生在他身上,还是家里人身上?

但是,他又不能丢掉手机,因为这是破案的重要线索。

被恐惧折磨的王总,在宋经理的建议下,决定秘密去美市的老家躲一躲。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美市,刚一下飞机,山鹰就打来了电话。

宋经理立刻告知了黄杨。

“他在电话里说了什么?”

“他说已经追到美市来了,这回手机上显示的号码也是美市的座机。”

这一次,做生意将近二十多年的王总,所谓的“老江湖”,也体会到了魂飞魄散的滋味。

黄杨和高建带着几名警官,也赶到了美市。

然而,两个人仍然没有见到王总本人。是他的弟弟来做了笔录。

案件侦办到了现在,不是他的经理,就是家里人出现,他从不现身,理由到底是什么呢?

“也许是他怕一出现,会被嫌疑人报复?”高建挠了挠头。

“也有可能是虚假报案,他怕说漏嘴,不敢出现在警方面前。”

黄杨挑了挑浓黑的眉毛,“很久之前,王总就收到了恐吓短信。那个时候不报警,却把短信内容保留下来,等到他的车被枪击以后才报警,这件事情本身就很蹊跷。

你想啊,有这样一个人,他熟悉陈老板的公司情况,生活规律,家庭情况,甚至是,他要回到美市的秘密行踪。

他是如此了解王总的习惯和行踪,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我们想到了每一个人,就是没想到他本人。”

“难道是王总因为陷入了经济纠纷,才自编自导这样的恐吓案件,以此来寻求警方的保护?”

“可证据在哪里?这才是最关键的。”黄杨拍了拍高建的肩膀。

高建调查了美市那个座机的号码,是从市中心一个手机店打来的。

他和几名警官去了手机店。店主回忆了一下,当天确实有一个操山市口音的男子,在手机店打了两个电话。

而手机店的监控录像,也清晰拍摄到了这个男子的影像,获取了他的相貌和体貌特征。

难道这个人就是山鹰?从安市到美市,王总出现在哪里,他就出现在哪里,难道真的是王总让他这样做的?

07 受害人?嫌疑人?

王总是目前恐吓案件的受害人,也是最大的嫌疑人。

迫于侦办工作的需要,黄杨和高建总算见到了他。

这是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一双不大的眼睛闪着精明的目光。

高建将监控录像的截图拿给他看。

“我不认识这个人。”

这个回答在意料之中。接着,黄杨试探性地问了他一句,“为什么刚收到恐吓短信的时候不报警,要等到枪击案发生以后才报案呢?”

“我之前认为是恶作剧,没当一回事。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回应就不了了之了,我以为这次也是一样呢。”

这个看是合理的回答,并不能排除警方对他的怀疑。

08 山鹰现形

这时,美市通讯公司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新的线索。那个男子在手机店打出的另一个电话号码,关联人是一个叫白晴的女子,安市人。

黄杨让警局刑侦队的小林警官找她了解情况。

白静回忆,她的确接到过男朋友何某从美市打来的电话。

通过比对,何某身份证上的相貌特征与美市手机店监控录像里拍到的男子一致。

小林警官通过警方内部系统查询,何某来自山市,曾经因为敲诈勒索而入狱。

高建调查了这个何某在案发前后的行踪。早上八点多还在安市,中午十二点多就到了美市,晚上又回到了安市。

从安市到美市,再从美市到安市,跨越了一千八百多公里,只能是为了打两通电话吗?

何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山鹰总算是要现出原形了。

09 罪恶之梦的破灭

黄杨和高建回到了安市,顺利抓捕了何某。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何某最终承认了全部的犯罪事实。

“短信和电话的事情都是我做的。但开枪的位置和手枪都是叶石提供的。”

叶石这个名字出现在了警方面前。

而王总听到这个名字以后,脸色惨白,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嘴里不断重复着,“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叶石与王总私交甚密,情谊深厚,也是王总最信任的人。

他十多年前来到了A贸易公司,做了王总的司机。

多年的朝夕相处,两人亲如兄弟,叶石家里有生病的老人,孩子又小,经济上并不宽裕,王总经常接济他的生活。

后来,为了增加叶石的收入,还帮他开了一家专卖纯净水的店铺,垄断了A贸易公司的日常用水业务。

甚至还帮他转了岗,从司机成为了销售人员,他的工资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达到了年收入几十万元。

这是因为王总对叶石十分信任,在前期侦办案件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怀疑过他。

黄杨组织刑侦队对叶石进行了抓捕。

在审讯室里,叶石承认了,从发送恐吓短信,打恐吓电话,再到找枪,实施枪击,都是他一手策划的。

而枪击案发生以后,王总的每一次猜测,每一次出行,都会与他这个关系要好的人商量。叶石也因此掌握了王总的每一次行踪。

一个和领导亲如兄弟,深得他扶持和信任的人,为什么要反过来敲诈他的老板呢?

而且,那把枪是从哪来的呢?现在,又在哪里呢?

叶石说,他曾经向王总的弟弟,也就是公司的副总,申请过车补,却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于是,逐渐产生了怨恨之意。

而在长期的接触之中,也了解到王总的胆子很小。就与半年前,刚因敲诈勒索被刑满释放的何某共谋,妄想通过构筑这样一个罪恶之梦,恐吓王总,迫使他就范。

但出乎意料的是,王总的胆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小。开始何某发恐吓短信,打恐吓电话,王总都没有理睬。

于是,叶石和何某商议,打算放两枪来吓唬他一下。手枪是他从同乡陈路那里借来的。

10 手枪的下落

高建调查了陈路的社会关系。这个人是社会闲散人员,多次因寻衅滋事而入狱。

考虑到他手里有枪,出于稳妥考虑,黄杨让叶石借口还要再一次借枪,给陈路打了电话。

电话是下午三点多打过去的,陈路说,他人在江市,等回去再说吧。

可晚上七点多,再打这个电话就成了关机状态,从此,再也没有开机。

“师父,我仔细观察了,叶石打电话的时候,语气没有什么异常啊,难道是陈路察觉到了什么?”

“很有可能,与江市警方取得联系,在安市也要加大对陈路的搜寻力度。”

几天以后,在严密搜捕之下,最终,警方在安市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面馆里,抓获了陈路。

陈路却说,“枪不在我这里,叶石借过去以后,就一直也没有还回来。”

黄杨点了点头,这就说得通了。

当叶石给陈路打电话,再一次向他借枪时,陈路就知道,叶石一定是出事了。这才谎称在江市,关掉手机,躲了起来。

黄杨和高建又重新提审了叶石,告知他,陈路已经被抓获的事实。

叶石承认是自己说了谎,枪在安市的一个朋友牛武那里。

经过高建调查,牛武是安市人,已经退休,做一些小买卖。

隔天下午,经过布控,警方最终在牛武的店铺门口,将他抓获。同时,从他驾驶的面包车副驾驶座的下方,找到了一把仿77式手枪和三发子弹。

窗外,夕阳西下。

天边那一抹云彩在晚霞的渲染下,仿佛一片色彩缤纷的书签,夹进了天空湛蓝色的书页里。

远处的青山也被披上了金色的面纱,像一位恬静的少女,温柔地偎依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这如梦似幻的美景,令人心驰神往。

黄杨不禁推开了窗户,一阵料峭的春风拂面而过,他打了一个寒颤……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只是表象,隐藏在背后的真相总是令人唏嘘。

当一个人用贪念和私心编织成的罪恶之梦,来回报别人的善良和恩情的时候,哪怕它再绮丽绚烂,在法律的利剑之下,也终究逃不过破灭的结局……


声明:本文系原创作品,已加入“维权骑士”的版权保护计划。已开启维权监控,如有侵权,必将追究法律责任,后果自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