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带给我的反思
这几日母亲一直在找东西。前天找两件要扔的旧衣服。原来放在床头柜旁的地上,现在不知所踪。她说放到枕头套里了,让父亲帮忙找,当然找不到,父亲也因此有了乱放东西的嫌疑,又受责骂。昨天她找凉席,今天她又开始找什么东西,我不清楚。每次找东西,她都大声喊着父亲的名字,完全不管父亲在哪里,是否能听到。父亲没有回应,她就极其不耐烦地开始唠叨。她说我的事很紧急,几分钟就好,就需要你们协助一下。其实她完全可以选择父亲在身边的时候,不忙的时候提出需求,然后不急不躁地等待结果就好,但她从来不会这样安排。她每次想起一件事,怕回头忘了,所以会发出必须马上去做的指令,而且指令会分解得相当细,会具体到每一步的细节必须符合她的想法。此时所有人都应该停下手里的事马上响应,就算我或者父亲正在做饭,锅里正在冒烟,也必须马上响应她。
母亲眼里只有眼前这一件事情,完全看不到其它的事,其它的人。她不做这件事,就不能心安,不能好好吃饭,不能好好说话,不能安静地发发呆等待。这是什么状态呢?应该就是佛法中的我执吧?执念不一定是执着一件事,一般是执着于一类事。就像洁癖的人执着于洗手和擦拭一般,不做心理就有无限的恐惧和焦虑。
母亲的执念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年冬天母亲执着地要父亲折了几支干桃枝种在花盆里。失败之后,今年春天她要买一棵桃树种在花盆里。今天她又要把一棵她称为“观音”的草从一个花盆里移到另一个被她称为“紫檀”的花盆里。母亲的身体已经犹如朽木,不堪一用。这些事她要做,就等于是要父亲做。父亲做了,她就认为是自己做了。父亲做成了,她就找到了成就感。她一直以为不分你我的情感,就是夫妻情深的体现。若非如此,父亲就成为他口中的无赖,死人,无情无义,愚蠢不堪。婚姻本该如此么?当我喜欢和你不喜欢冲突时,该用婚姻情感来绑架对方么?
母亲每天清晨睁开眼睛就开始讲她一天的规划,给父亲布置一天的工作,就算父亲还未醒来。以往他们身体尚好,可以按照她的想象去做任何事情,这样的习惯到显得生活很有章法。但现在二老已经垂垂老矣,母亲已经不能自如行走,不能手持重物,但她仍未学会主动调整心态,减少无谓的劳作,保留仅有的些许能量。仍旧每天为周围任何一点点琐事所羁绊,躁动不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父母已然走过一生,时日无多。收敛精神,宁静内心,不打扰他人,也拒绝他人打扰,观天地人间,做好一生的总结,为孩子们默默祈福,这样不好么?为何有人要用那些鸡零狗碎去填满脑子?
父亲说,我自己去收拾旧房子的那天,是我休息的最好的一天,心理特别安静。我很早就想一个人生活,但是已经没有可能了。现在如果我走在你妈妈前面,可怎么办?
爸爸,露台的花园就是你安静休息的地方。妈妈现在要你做的所有事,你都不必做了。让她知道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也挺好的。她的心力慢慢就会被她自己消耗殆尽,我们劝不住她,只能给她做好饭,买好药,其它的都在她自己了。
命运实际上就写在我们自己的性格里,情绪里,行为里,只是这是本天书,只有智者才能读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