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历史有意思

从《秦谜》看秦始皇的历史作用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学悫

《秦谜》,这本书主要从当时战国七雄的国际政治关系入手,为我们破解了秦始皇的一个逻辑。告诉我们秦始皇这个家伙的政治手腕到底厉害在哪里。

当时,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在位三年逝世。接下来就轮到王位继承的问题了,秦庄襄王的夫人也就是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就要全面承担当时国家的政治问题。那么她作为一介女流之辈所需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儿子秦王嬴政能够顺利继承王位。然而当时嬴政还没有上位,因为他还存在一个非常具有威胁性的竞争对手,也就是嬴政的弟弟——成蟜。成蟜是嬴政同父异母的弟弟。这里就存在问题了。首先,同父说明他们两个具有相同的血统,身上都流着同一个父亲的血,因此也就具有相同的王位继承合法性。其次,异母则表示他们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一套外戚集团和政治势力。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成蟜的记载只有两条,第一条是成蟜出使韩国,带回了韩国的一百里土地。而此时的成蟜居然才十五岁。按理说十五岁还不具备那么高超的外交才能,而且就光凭你红唇白齿上下一碰就弄回一百里土地?这也不太符合情理。但如果联系成蟜的母亲是韩夫人,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韩夫人利用自己的外戚关系,在韩国上下打点一番,告诉韩王,如果你韩王给我儿子成蟜一百里土地,让他完成这次出色的外交使命,那么我儿子成蟜就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本,以后如果成为实际的秦国统治者,那我们秦韩两国就尽释前嫌,携手共进,化干戈为玉帛,共分天下。于是韩王也乐见其成,就送了这么一个顺水人情。赵姬一看,这不行,这严重威胁到了我儿子嬴政上位的希望。于是赵姬就要有所行动,做出反击。这就顺理成章地引出关于成蟜的第二条记载,成蟜后来带兵攻打赵国,但他临阵脱逃,投降赵国。当时的秦国已经算是七国之中最强的了,成蟜为什么不识抬举去投奔赵国呢?唯一的理由就是赵姬派人要害死成蟜,拔除这颗眼中钉肉中刺。那么赵姬怎么完成这一举动呢?那就要从赵姬身边的人入手了。当时和赵姬关系最为密切的也就是丞相吕不韦和赵姬的面首嫪毐。而吕不韦作为丞相,日理万机,每天有大量的公务和政事要处理,没有功夫帮赵姬做事。另外,吕不韦原来是商人,他主要是依附秦庄襄王他爹秦孝文王的老婆华阳夫人才当上丞相的,和赵姬没什么关系。赵姬按理说还是吕不韦送给秦庄襄王的一件礼物,是吕不韦政治之路上的一颗棋子。那么能帮赵姬做事的就只有嫪毐了。嫪毐这个家伙在当时可是被封长信侯的,商鞅变法后在秦国想要被封侯是需要立有军功的,不是说你嫪毐和赵姬有一腿,赵姬喜欢嫪毐想给封侯就封侯的。嫪毐的军功从何而来?推测一下就只能是嫪毐帮助赵姬灭除成蟜。至此,成蟜以及他母亲韩夫人这一支代表韩国势力的人就退出了秦国政治的舞台中心。而赵姬、吕不韦、嫪毐都是赵国人,这次斗争的实质就是在秦国掌权的赵国势力把在秦国争权的韩国势力彻底打压,造成的后果是赵国势力在秦国一家独大,垄断秦国政治。此其一也。

  第二部分呢,是在秦王嬴政正式继位的第九个年头,这年嬴政二十二岁。正月,嬴政雄姿英发,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进秦国的发源地东周时代秦国国都——雍城。在这里,将要举行的是他的亲政大典,这时候的他年少风雅、鲜衣怒马,胸怀天下荡平六国之志。可是,突然,嫪毐在咸阳发动了叛乱。请各位仔细想想,嫪毐这个时候发动叛变的目的真的是要推翻他嬴政的统治而改朝换代吗?很明显这个可能性极低啊!为什么呢?首先,当时的嫪毐就算自己手上有军队和武装力量,那也是极其有限的,没办法和秦国的国家军队抗衡啊。其次,嬴政去参加亲政大典,必然带走了朝廷里面一大波能臣和军队,以嫪毐的势力占据咸阳没有人才没人建设,有什么用呢?最后,也就是说当时秦国的核心资源都集中在雍城,嫪毐占据咸阳的目的不是针对嬴政。于是问题来了,嫪毐叛乱的目的何在?他为何有这么大的胆子做这事儿?这里先卖个关子,咱们继续往下。嫪毐叛乱事发,嬴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嫪毐叛乱问题,平息嫪毐反叛势力,抓住嫪毐车裂掉,并且顺水推舟地弄死嫪毐和赵姬生下的两个儿子,幽闭赵姬。然后再对吕不韦下手,先是谴责,因为嫪毐是吕不韦为稳定赵姬带进宫的,再是撤职,最后让其携家带眷迁往蜀地,不久吕不韦饮鸩自尽。一种说法是嬴政赐吕不韦毒药,吕不韦知道嬴政的意思,于是服毒自尽。至此,赵国势力在秦国的统治也落下帷幕,嬴政就要着手解决第三股势力了!

  这第三股势力也就是楚国势力了。书中写到,在宋朝的时候,当时苏东坡在凤翔县为官,此地出土了一块碑文,苏东坡把它命名为“诅楚碑”,其内容是当时有一任楚王请巫师诅咒秦王,说这一任秦王背信弃义,诅咒这一任秦王不得好死。随着这类碑文的发掘,把碑文拼凑起来,就可以得出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秦楚之间存在300多年的联姻关系,前后共有17代君主。秦楚联姻的主要原因在于,秦楚两国当时被中原的几个国家当作是蛮夷之邦,我中原人根本瞧不上你们。于是两个国家互相安慰,抱成一团。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来看看,比如《芈月传》的主角芈月,她真实姓名叫不叫芈月我们不知道,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她是秦惠文王的八子,所以一般称她为芈八子,这个芈八子是楚国人。还有秦孝文王的老婆华阳夫人是楚国人,但她没有孩子,所以秦庄襄王为什么改叫子楚阿(本来叫公子异),取其意为:楚国的孩子。这样更容易激起华阳夫人的那种乡愁情思,也就增加了对秦庄襄王的喜爱之情,于是秦庄襄王就被华阳夫人收为义子,这样华阳夫人再给秦孝文王吹枕边风,秦庄襄王就能稳坐王位。可是楚国势力在华阳夫人死后,似乎就没有了。这不符合情理,因为延续这么久的秦楚联姻不会说断就断。这就要引出下一个重要人物昌平君了,这个昌平君的身份很复杂,他是楚国公子,是华阳夫人的侄子,但同时也是秦国相国,更重要的是他还是战国末期的楚王。可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人,在当时的史料中却不怎么见到他的记载,这很可能是秦始皇把他的资料删除了。秦始皇为什么要删除这个人的资料呢?再往下推论,也就是昌平君和秦始皇的个人生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何解?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子女,可是史料为什么没有记载秦始皇的皇后呢?这很有问题,秦国那么强大的一个国家,秦始皇这么一个具有雄才伟略的人竟然没有皇后?唯一的解释就是始皇后的资料也被秦始皇删除掉了。这两人的资料一起被删掉,进而可以推出,始皇后和昌平君两人关系密切。这样的话,很容易得出秦始皇他的皇后应该也是楚国人的结论。为什么呢?第一,当时秦楚两国有着长期的联姻传统。第二,陈胜吴广起义打着两个旗号,一是霸王项羽的爷爷楚国名将项燕,一是公子扶苏。项燕当时承认的楚王就是昌平君。而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竟然可以和楚王昌平君相提并论,很有可能说明扶苏的母亲始皇后就是楚国人。而扶苏当时为什么一接到赵高的矫诏之后,连反抗都没反抗就自杀了?要知道当时扶苏的身边还有“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秦国名将蒙恬,统领着全国的精锐兵力。不仅如此,他还占有道义上的理由:1.《孙子兵法》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这个理由对赵高的矫诏置之不理。2.起兵勤王。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号召天下说赵高是奸臣,污蔑我扶苏,皇帝身边现在是“浮云遮望眼”,而我现在要清君侧,还朝政清明。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有蒙恬的撑腰,以及身后那支战斗力爆棚的“黄金火骑兵”(为杜撰,出自《秦时明月》)。可就是因为扶苏知道自己身上有着楚国血统,终究逃不过一死。所以扶苏不管诏书真假,就选择赴死。据说扶苏十分贤明,如果当时继位的是扶苏而不是胡亥,那么秦朝可能就不会二世而亡。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也就揭开了嫪毐起兵叛乱的谜底,他要针对的就是当时还留在咸阳的楚国势力。至于他哪来的这么大胆子,很大程度上是赵姬纵容的,毕竟赵姬完全可以秉持“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原则,唱一出苦情戏,说自己这么做也是为了巩固你嬴政的统治地位,千秋万载,永世长存嘛。所以史料上为什么没有始皇后和昌平君的记载啊,就是因为秦始皇采取了极度残忍的手段解决掉了昌平君,并且对自己的结发妻子痛下杀手,然后再把他们的事迹从史书上面抹去。此时,影响秦国政治的第三股势力,楚国势力也如流星坠地,转瞬即逝了。

  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在他的代表作《过秦论》中对秦始皇的评价是:“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那么在这三个部分中,秦始皇那高明的政治手腕体现在哪里呢?第一,铲除韩国势力,主要是赵姬的一手策划,始皇当时年纪尚幼。等到他正式开始执政,他马上就利用嫪毐的叛乱行为,借力打力,扳倒嫪毐,幽禁赵姬,杀死二弟,撤除吕相,赵国势力就说再见了。这一整个过程那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毫不犹豫。而对付最后的楚国势力,这一步才最能体现他的决心和勇气。要知道秦楚联姻由来已久,他把楚国势力完全从秦国铲除,可是破天荒的,反传统的。再者,他为了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还不惜杀掉自己的妻子。这个女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至少给你嬴政生下了骨血。可是嬴政采用如此残酷的手段剪除国内韩、赵、楚三国的势力他的目的到底何在?这里先按下不表。

  我想用另一个例子来说明秦始皇的最终目的。最近我读《明朝那些事儿》,读到“洪武四大案”中的“胡惟庸案”倒是引发了我的遐想。胡惟庸当时为什么能权倾朝野,在洪武年间上下其手,玩弄权力,而且时间还长达七年之久?朱元璋又不傻,他从当时狼烟遍地、诸侯四起的华夏大地上崛起,先后斗过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等当世枭雄,他经历血雨腥风的洗礼,从堆尸如山的战场上爬起,能看不透你胡惟庸一个小小的跳梁小丑?春秋时期的郑庄公纵容他弟弟共叔段,等共叔段作死作到人神共愤的时候,才把他弟弟灭了,就是一种政治手段。朱元璋也很明显采用了这一招“欲擒故纵”,可是朱元璋他要却不仅仅只是灭了胡惟庸,即使是胡惟庸案牵涉了一万多人的性命,朱元璋也在所不惜。当时的胡惟庸是丞相,朱元璋他的胃口很大,放长线钓大鱼,他做了这么多工作,为的就是借助胡惟庸这个人的恶行,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言归正传,秦始皇的目的也是类似。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盘棋的名字叫——天下!为什么秦国能够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当然主要原因在于商鞅变法。可是要知道,在商鞅之前,魏国就有李悝变法,同时期还有楚国吴起变法。其他各国也或多或少地都进行了变法改革。可是为什么魏国和楚国最后没有统一天下呢?为什么上天选择了秦国呢?其实就是魏国和吴国的变法触及了两国顽固贵族势力的利益,这些贵族势力必定会阻碍变法的进程。所以这两国的变法倡导者最后都不得善终。包括秦国的商鞅最后也被五马分尸,死相极其悲惨。可是秦国尝到了变法带来的甜头,于是只处死商鞅,而商鞅的政策一律延袭下来。这就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有了这关键的一步给秦国的富强昌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此为“奋六世之余烈(主要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的功劳)。”秦始皇要完成的就是统一天下的这一步,而要完成这一步就需要把秦国内部的其他国家势力铲除殆尽,这样才不会缚手缚脚。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由联姻而带来的亲戚关系或者其他的友情关系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影响。比如信陵君为什么要窃符救赵?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姐是赵国国王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的老婆,即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这种国与国之间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导致一个他们之间只会产生攻伐战,却难以产生灭国战。而秦始皇,扫平了秦国内部的外国贵族势力,充分遵循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再逐个击破韩、赵、魏、楚、燕、齐,当年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

  所以不得不佩服秦始皇凶狠毒辣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手段啊!当然也得佩服作者李开元独到的眼光和史学的功力给我带来的这一场视觉盛宴,感谢罗振宇《罗辑思维》节目的讲解!最后引用诗仙的一首诗来结尾: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