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星空随笔散文散文

那间小书馆,再也不见了

2019-04-03  本文已影响30人  冰珊醉红楼

一次出去吃饭,是冬天,下着雨,很冷,偶然发现了一个小小图书馆,叫做钱塘书房。去那里参加了并组织了几次读书活动,也借过几本书,其中有一本,乃是季羡林的《牛棚杂记》,还叫我做了搬运工,还到了杭州图书馆。而今再次路过那里,竟然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屋内一片狼藉,拆得凌乱不堪,问了工人,皆不知将作何用处,管理者更不知何处,不禁心中泛起一点点酸,一种浓重的怅然感,失落而黯淡。

那间小书馆,再也不见了

曾经,与一众素昧平生的朋友,于此处一起热议《红楼梦》,挖掘薛蟠的可爱处与可悲处,感慨早慧而识礼的宝钗的悲情命运,纠析黛玉悲凉的爱情叹歌,激昂热烈,早已忘了屋外正飘着江南冻彻肌骨的冬雪。而今,都已成追忆。

林黛玉边泣边吟: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套用千白惠《走过咖啡屋》的歌词:屋内再也不见书和花,美丽的往事已模糊。

想想从我知道此处到今日之消失,也不过是1年多光景,管理员换了3个,所有陈列的图书都一本本看过书名,心仪的不超过10本。然环境很好,置有好多盆绿萝,皆绿得生机勃勃,照拂得很好。

更难得的可以携了书,坐在落地窗前的沙发椅上看邻街的风景,只缺点现磨的咖啡。不过如此也甚好,否则便像走进了星巴克,那场景颓中掺些狂欢和落漠,虽也是感慨《yesterday once more》,但与专心读书的氛围总有些违和了。可以想见,与这气氛气场最契合的乃是长发垂肩、气质娴雅的女孩在窗前读书,远望去,便像一首诗,一幅画,是卞之琳笔下的风景,不知入了谁人的梦。

那间小书馆,再也不见了

小图书馆一楼主要是陈列图书和办理借书,可凭身份证、市民卡自动识别身份,按屏幕显示的提示点选操作。二楼是阅览区,淡绿色的小沙发,原木色的小桌子,温暖而轻松。既有桌椅、投影屏,小扩音设备,便可以办二、三十人参加的小型讲座,丝毫不影响别人。走廊和楼梯的墙上还贴有艺术画,顶上悬挂着别具造型感的灯。窗很多,明亮且都可以直望向街道。夜晚,街上眩目喧嚣嘈杂,这里却亮得单纯而温暖,虽不进去,却是光明和引路的所在。也许只是我个人的心理感受吧!

这里地方不大,功能分区清晰,但整体布局很有艺术韵味,在不同视角和位置上拍照,都显得简约而不简单,印象很深刻。

当时是拍了几张照的,但存在以前的手机里,几经辗转,也不知后来又存在哪里了。

那间小书馆,再也不见了

记得这里有本什么书,还是很想借来读读的,好像是鬼脚七的什么创业心得,有点儿忘啦。当时觉得手上屯的书太多了,待还了这批再借吧!孰料,转身,便是天涯了!

是否,也有与我对此处有些眷恋和不舍的同道中人,感怀于此呢?却道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吧!

我是冰珊醉红楼,酷爱诗词、红楼的江南女子,欢迎关注品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