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想想

爱恨循环论

2017-12-07  本文已影响2人  f1422196e546

前段时间,因某件闹的沸沸扬扬的事件让家长们都忘记让孩子读诗词了,传统文化不是有用吗?拿这个来解决啊?!

看来,大多的家长还都是明白人,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一件应该排在优先的问题。

这也是我在《教育孩子先从教育自己开始,你做家长的心里没个B数吗?》中想表达的。

而且,中国人的传统中有一种自我催眠的教育,这足应该令各位家长警惕!

其实,我是把这个事件和江歌事件中的刘鑫放在一起来看的

表面上看,这两件没什么联系,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并不是两个孤立的事件,它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

我们说,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了,这一定是优点,

但是素质这东西差距是很大的,不是说富人家的孩子就一定会如何如何,如果你认为一定会如何如何,那你肯定是自我催眠了,我们的家长总在想用钱来给孩子一个好的前程,却从来没有给孩子认真地上一堂“拥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为什么这么讲,江歌事件中的刘鑫就已经说明了,你投入再大的成本,最终只会给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家庭带来更深的裂痕和误解。

我们不仅没有给孩子,也没有给他人,一个拥有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是注定会崩塌的!因为它会循环的,

比如,一个老板百般的克扣职员的工资,还让其加班,而职员就没时间陪家人也没更多的经济力量去支撑家庭,而他很可能就会抱有怨气地去伤害他的家人,把公司中受到的压力传递给他的另一半,而恰恰他的另一半可能就是位幼儿园的老师,她又会把怨气向更弱孩子中去传递……这就是一种循环

可能也有人会说,你怎么这么讲呢,你有什么根据讲这个?

我倒觉得,这不是根据什么,而是每一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是否想到言传身教,对一个人或者说对一个社会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曾经有一位读者跟我说,你怎么不写写最近发生的这些事呢?那个幼儿园老师也太没人性了……

我说,人们在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觉得是置身事外的,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都觉得和这事没有任何关系,可惜从来没有想过,这其实是人与人互相影响的结果。

她说怎么会呢?

我说,比如你现在用的苹果手机,你是不是没觉得什么?

她说,当然啊,有什么不对吗?

我说,你注意没有,苹果手机用童工的问题又见于报端,你可曾想过,你现在用的手机很可能就是一位童工或几个童工装配的,你想过没有,你无意中剥夺了一个童年或者是几个童年应该受教育的权利。

我们喜欢喝最原始古树上的茶叶,而这样的茶树通常很高,很可能一位工人因为那点茶钱会去爬树为了你摔断了腿……

我们喜欢冬虫夏草,而采摘的农民为了这个,宁肯远离孩子几个月,而忽视了与孩子陪伴的时间……

想要一个成熟的社会,一个友善的社会,需要我们自己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你周围的人,同时,你也能够有时间陪伴你的孩子,陪伴你的家人,从而让这个社会的怨气、戾气、牢骚、埋怨少一些……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果有了,一定是有原因的!

而一个蛮横、焦躁、急功近利的社会出问题,谁又能脱得了干系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